文档详情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pdf

发布:2017-05-28约6.9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5年第2期 构建和谐社会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陈 为 [摘 要] 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次重大升华,是我们党 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新发展。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构建 “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对此作出了具体部 观,并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 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论断的提出,标志着我们 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对我国国情和社会实际有了更为深入的把握。标志着我 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客观上存在着城乡之间、地区之 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 间、部门之间、不同阶层群众之间的不同利益关系,特男0是 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无论从理论 贪污腐败和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更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 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作为执政党,如何更好地坚持 论的全面深化和重大发展。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有效地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重要成 一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 果。满足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要求,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 突,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与稳定,就理所当然地成了 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优先解决的重大课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科学全面认真地总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 结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 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 合的新产物,表明我们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们,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片面发展到全 实践的深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新的巨大进步,标志 面发展、从不和谐到和谐发展的客观过程。我们党确立的 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新飞跃,达 又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全面 到了新境界。 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毫无疑问,要实现这一奋斗 目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执 标,我们党就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深刻地认 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党是善于总结经验和理性 识、尊重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思考的执政党,它认真总结了自身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党 我们党对于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曾经经 的十六大强调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 历了一个长期曲折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时俱进,其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 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社 民,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 “为谁执政”和 “如何执好政”这一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 重大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 要任务为基础,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 一 l33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