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发电厂大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典型不可逆过程的熵增及其火用损
①有温差的传热过程②绝热节流过程③有摩阻的绝热膨胀过程④有摩阻的绝热压缩过程⑤有摩阻的流动及散热过程
2.通过对火电厂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
用热量法评价的结果是火电厂最大的损失部分在汽轮机的排气,因为汽轮机排汽的大量汽化潜热被循环冷却水带到了环境,造成冷源损失
用火用方法评价的结果是火电厂的损失部位在锅炉,其主要原因是炉内的传热温差巨大造成的损失,其次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损失
根据评价结果:要想提高火电厂的热经济性,就要减少汽轮机造成的冷源损失或者减少炉内换热温差造成的火用损失
3.再热为什么会削弱回热效果,如何改善,用热量法和火用方法说明理由
因为再热使得再热后的回热抽汽过热度和焓值增大,用火用方法说,造成在热后各级回热加热器中的汽水换热温差增大,熵增和火用损增加,用热量发说,使得各级加热器的回热抽汽量减少,回热的功比减少,冷源损失增加,从而削弱了回热的效果.
可通过加蒸汽冷却壁减小削弱回热效果的程度,用火用方法说,因为蒸汽冷却器讲抽汽分成了两级利用,具有过热度较高的抽汽现在蒸汽冷却器中与温度较高的本级加热器的出口水或锅炉给水进行换热过程的平均温差较小,使换热的熵增和损减小,用热量法说,经过蒸汽冷却器后的抽汽焓值温度降低,使回热抽汽量增加,回热做功比增大,冷源损失减小。
4.附加冷源损失是如何产生的,其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从热量法的观点看,由于回热抽汽做功不足,导致1kg的新蒸汽做功量减少,当汽轮机的输出量功Wi一定时,必须增大新汽耗量Do,从而削弱了凝汽流量Dc的减少值,带来了附加冷源损失,由于低压抽汽的做功不足小于高压抽汽,所以多利用低压抽汽可使热的附加冷源损失减少,附加冷源热损失只影响热效率提高的幅度
5.再热的目的,再热参数的选择,再热对回热效果的影响,再热管道压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最初目的:减小汽轮机的排气湿度,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现在的主要目的:提高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热经济性
如何才能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 合理选择再热参数
再热参数的选择:再热温度:预主蒸汽温度相同
再热压力:P=(0.2~0.3)Po
⑥再热管道压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压损大,(8%—12%)因此使机组热经济性相对提高的幅度下降1%—1。5%
⑦再热方法
1烟气再热的优缺点即应用状况
优点,再热后的气温可等于或超过主蒸汽温度。即tm=t0+-(10—20摄氏度),一般trh可达535-600摄氏度,烟气再热可相对提高热经济性6-8%。
缺点,1压损大,8-12%,2增加了热用系统的投资3冷热再热管道很长,存在大量蒸汽,需另设旁路系统是系统和调节复杂化。
现代大型火电机组还采用一次烟气再热。
2蒸汽再热优缺点即应用状况
优点:再热器简单,并可布置在汽轮机旁,压损prh小,再热系统号钢材,投资小,再热气温的调节也较简便。
缺点:再热后气温trh较低,此再热用的气温温度还要低14-40摄氏度
核电站的主蒸汽压力较低,多为干饱和或微过热蒸汽。
6.为什么大容量机组采用高参数才是有利?
只要提高初温就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当机组的初温和排气压力一定时,提高初压Po在工程应用范围内,机组的理论的理论循环热效率ηt也会提高,但由于此容量减少,使机组进气的容积流量减少,造成通流部分的叶高损失,漏气损失增大,同时排气温度损失也增大,使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ηri降低,尤其对小容量机组,ηri下降更大,如果ηri下降的幅度大于ηt增加的幅度,就会使机组的绝对内效率ηi下降,则提高Po的效果就适得其返,若提高初压的同时,增大机组容量,就会由于质量流量的增大而保证合理的容积流量,使ηri下降的幅度远小于ηt提高的幅度,使机组的热经济性提高,所以大容量机组采用高参数才是有利的。
7.回热加热器的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
混合式:由于汽水直接接触供热,其端差为0,能将给水加热到加热蒸汽压力下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热经济性高于有端差的表面是加热器。同时由于没有金属传热面,构造简单,在金属耗量,制选,投资以及汇集各种汽,水流等多方面优于表面式。
表面式:只有给水泵和凝结水泵,系统较为简单,运行安全可靠,以及系统投资等方面优于混合式加热器。缺点:有端差而且热经济性低,并有热疏水的回收和利用问题。
8.表面式加热器的疏水方式及其优缺点,那种疏水方式更好,实际用哪一种,为什么?
方式:(1)利用相邻加热器的汽侧压差,使疏水逐级自流的方式(2)采用给水泵,将疏水打入该加热器出口水流处,这个汇入点的混合温差小,混合产生的附加冷源损失小。疏水泵方式完全避免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同时还预热了进入高一级加热器的水流,使高压抽汽有些减少,故热经济性最好。实际中采用疏水逐级自流的方式,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