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r——永吉县岔路河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几点思考.pdf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r——永吉县岔路河镇实
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几点思考
王聪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但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问题.本文以永吉县岔路河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实践,探索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工作的发展趋势、作用与优势及工作中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以便破解农
村城镇化发展中的用地供需矛盾.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
【年(卷),期】2017(000)017
【总页数】2页(P106-107)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作者】王聪
【作者单位】永吉县国土资源局,吉林永吉13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
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在城镇化
发展进程中,上项目、办企业、发展公益事业需要大量土地作为支撑,但受建设用
地指标短缺的制约;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点占地规模过大,人均用地多,土地存在
严重的浪费和低效利用,制约了农业用地和非农建设用地规模优势的形成和有效发
挥,阻碍了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有效解决好建
设用地指标不足问题,岔路河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实践,为城乡统筹发展
开辟了新途径,为今后工作开辟了新思路。
农村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近年来,
永吉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城镇化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
加快与农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期盼,促使增减挂钩工作条件日趋成熟,并已
成为广大农民的必然选择。
1.1群众有意愿
近年来,得益于中央农村经济政策的大力支持,永吉县岔路河镇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加快,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增幅较大,居全县中等偏
上水平,农民对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大部分农民群众向往城
镇生活方式。在全镇15个村中,有13个村自愿开展增减挂钩工作,整体搬迁的
意愿比较强烈。从对试点的恒成号村民意调查来看,绝大多数农户有整村搬迁愿望,
为开展增减挂钩工作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
1.2政策有支撑
近年来,国家围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务院在
《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
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国土资源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规
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
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
法》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增减挂钩内涵,并就相关问题予以进一步规范。围绕上
述政策的出台,省、市也制定了相关配套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开展增减
挂钩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
1.3工作有潜力
目前,农村建设用地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用地规模较大。岔路河镇人均宅基
地面积305平方米,高于国家规定标准1倍多,作为试点的恒成号村人均占有宅
基地266平方米,高于国家规定标准77.3%,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偏大,导致土地
严重浪费;二是居民点分散。全镇近400个自然屯,恒成号村26个自然屯,居民
点分布散乱,规划不一,把农用土地分割得支离破碎,不利于村庄基础设施、公共
设施配套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三是土地利用率低。由于村庄内部缺乏整体规划,
居住分散,宅基地不能充分利用,公共设施无法合理布局,造成土地低效利用。这
些问题,既说明了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差距,也为增减挂钩工作提供了巨
大潜力。
岔路河镇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试点镇,面临建设用地供应紧缺的问题,增减挂钩从
根本上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明显作用。
一是缓解用地不足的矛盾。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速,用地的供求矛盾将越来越
突出,单纯依靠国家下达的年度用地指标难以保障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实施增减
挂钩工作,有效盘活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缓解了建设用地扩张对农用地的压力。
试点项目的建新区,占用建设用地面积58.41公顷,全部通过减少农村居民点建
设用地解决。
二是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增减挂钩工作的实施,有效整合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
程度大幅提高。建新区人均住房占地面积31.37平方米,比原居民点人均占有宅
基地面积节省87.96%。通过对拆旧区土地集中整治,不仅使建设用地得到有效利
用,还增加耕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