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寝室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分析报告.ppt

发布:2017-10-29约2.68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寝室二氧化碳测量分析 班级:建环062班 组员:马家兵 陈建华 张建明 何仲 目 录 1·1 二氧化碳的来源 在没有人类活动影响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海洋和地幔,以及大气中的化学反应。 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人和动物的呼吸,陆地植被的破坏及生物体燃烧等.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还有土地利用造成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增加,主要因为森林砍伐和草地变成耕地. 1·2 室内二氧化碳污染来源 人的呼出气。 燃料燃烧产物。 其他来源。 室内吸烟、室内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  1·3 二氧化碳性质及健康效应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高浓度时略带酸味,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能被液化,其再度为气体时,蒸发极快;未蒸发的液体凝结成固体称为干冰。易溶于水,极易被碱吸收。 二氧化碳属于呼吸中枢兴奋剂,为生理所需,但其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可对人体产生危害:当室内浓度大于1.5%时,会引起呼吸困难和呼吸频率加快,改变血液PH值,减弱人体的活动能力等。当浓度大于3%时,会引起头痛,眩晕和恶心;当浓度大于6%—8%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2·1日前建筑室内空气状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多。同时,建筑物密封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增加,加大了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 在众多室内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碳往往受到人们的忽视。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二氧化碳是室内和公共场所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 2·2 检测的目的 二氧化碳作为居室中常见的污染物,当浓度达0.07%时,少数敏感的人就会感觉到不良气味,并产生不适感。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可用来表示室内空气的清洁程度,以及通风换气是否良好,居室内CO2的浓度应保持在0.07%以下,最高不超过0.1%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通常把门窗紧闭,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剧集升高,影响人们的生活。 2·3检测环境 实地检测以寝室为研究对象。室内人员四人(均属一般正常活动),除人以外无其他二氧化碳散发源,热源有四个人和两台电脑,室内门窗紧闭相对密封(可视为无外界影响),检测过程中人员活动相对分散避免局部影响。 2·4 测量仪器 热球式风速仪 型号:FC-B-30L 可测风速:0.05 ~ 30m/s 2·4 测量仪器 手持式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 GMP221探头 +25 °C 工厂级标准校准的准确度 GMP221 ± [0.02% CO2 + 2 % 读数] (2% 以上浓度适用) 工作环境 温度: -20 ... +60 °C (探头) 相对湿度 0- 100 %RH 无凝结 压力 :700 ... 1300 hPa 流量(扩散式采样): 0 ... 10 m/s    2·5 密封环境测量 检测时间3月24日晚6点半到8点。当地室外条件为:CO2浓度为342PPM,温度19.0℃,相对湿度60.3%。室内初始条件:CO2浓度为615PPM,温度19.2℃,相对湿度62.4%。测检方法每隔十分钟测量一次。测量数据列入右表: 2·5 密封环境测量 检测过程中的人主观反应:19:05时,人感觉有点不舒服,有微闷感;19:45时,人感觉很不舒服,有人出现面红耳赤检。检测过程历时一小时,该过程中室内CO2浓度升高1097PPM温度升高1.2℃ ,相对湿度增加3.2%。 2·6 通风环境中测量 把门窗全部打开测量室内空气环境的变化。门窗打开时室外条件,CO2浓度350PPM,温度18.7 ℃ ,相对湿度60.2%,风速0.2m/s。对室内环境变化没两分钟测量一次,测量数据列入下表: 2·6 通风环境中测量 由窗口平均进风风速变化曲线和室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他们的对应关系——室内CO2浓度的降低量与进风量成正比。表明室内通风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室内CO2浓度的高低。 3、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对寝室内CO2浓度的量测,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密闭的寝室中,四人排出的CO2,经过半过小时就超过了0.1%的健康需求标准。密闭一个小时后,门窗全部打开,经过十二分钟CO2浓度由1706PPM降到368PPM。表明保持寝室通风良好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天气冷,晚上睡觉不应当把门窗紧闭,应保证有一定量的新风进入。 3、结果分析 在测量的过程中有人出现微闷、不舒适感,是由于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不断减少所导。二氧化碳虽然没毒,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特别是在工作和学习的地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