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台中车笼埔国小附设幼稚园九十九学第一学期活动教案.doc

发布:2019-06-28约1.8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台中縣車籠埔國小附設幼稚園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實習老師活動教案 主題名稱 我愛車籠埔 教學領域 語文/健康/常識/遊戲 活動名稱 拼湊骨骼人 (教學觀摩日) 教學班級 小犀牛班 教學對象 4-5 歲 30 人 教學時間 40分鐘(99/12/15) 指導老師 孫扶志老師 教學者 吳若緁 輔導老師 蔡瓊慧老師、郭集晶老師 教學目標 認識骨頭的名稱 認識骨頭的形狀 認識骨頭的位置 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目標 活動內容及過程 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評量 能唸出手指謠 能說出骨頭的部位名稱 能說出骨頭的部位形狀 能遵守遊戲規則 能說出骨頭的位置 能觀察骨頭位置 能專心完成學習單 7:30~8:00幼兒入園 8:00~8:30幼兒工作/畫心情日記畫 8:30~9:00洗手/用早餐 9:00~9:50角落時間 9:50~10:00收拾角落/廁所/喝水 10:10~10:50主題教學 11:00~11:30戶外時間 11:30~11:40集合/廁所/喝水/洗手 11:40~14:20午餐/午睡 幼兒先前的課程舊經驗: *認識五官(眼、鼻、嘴、耳朵、牙齒) *認識人體消化系統(食道、胃、大腸、小腸、直腸、肛門) *認識人體肌肉的功用 *認識人體骨骼名稱、形狀、長短、用處 引起動機 1.老師帶著人骨模型向幼兒打招呼。 2.手指謠: 「大姆哥,二姆弟,三中娘,四小弟,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發展活動 老師請幼兒觀察人骨模型,指著人骨模型的各部位,請幼兒說說這些部位的名稱。 2.圖片介紹 老師介紹全身骨骼圖片,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順序位置。老師再比著圖片請幼兒依老師比的部位回答名稱。 3.觀察骨骼形狀 老師利用圖片向幼兒介紹骨骼的個別部位形狀。 4.遊戲 a.說明遊戲規則:當老師說出骨骼名稱,幼兒須以槌子敲向該圖片,並說出正確名稱。 b.將幼兒分成2隊,幼兒依序進行玩敲圖片遊戲,敲對者該隊可得可愛骨骼人圖案1枚。 c.遊戲結束後,老師與幼兒再次瀏覽圖片並複誦,加深對骨骼印象。 手指謠: 「大姆哥,二姆弟,中三娘,四小弟,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5.骨骼人方型拼圖拼湊 a.老師介紹骨骼人圖片及方形拼圖,請幼兒對照2邊圖片相同性。 b.請幼兒想想,骨骼人方型拼圖在拼的時候它的位置應該如何擺放?(由下至上、擺穩、立起) c.請幾名幼兒協助拼湊骨骼人方型拼圖。 d.拼完後老師與幼兒一同觀察,方形拼圖與圖片是否相符合,是否拼對位置。 綜合活動 介紹學習單,請幼兒完成學習單。 5分鐘 30分鐘 5分鐘 人骨模型 全身人骨圖片 各部位人骨圖片 各部位人骨圖片 全身人骨圖片 人骨方形拼圖 學習單 幼兒會唸出手指謠 幼兒會說出骨頭部位名稱 幼兒會說出骨頭部位形狀 幼兒會遵守遊戲規則 會說出骨頭的位置 幼兒會觀察骨頭位置 幼兒會專心完成學習單 教師建議 1.骨骼部位圖除了展示的這一份之外,老師請幼兒發表骨骼形狀時,紀錄文字這部分,可再另外做一張海報,將文字寫在海報上。可免於圖片挪動的不便。 2.在幼兒發表骨骼形狀的活動時,進行時間過長。 3.當幼兒聲量開始變大聲、開始浮動時,老師可說「請仔細看好,觀察別人怎麼做」。 4.遊戲後,幼兒在比較計分時,老師可說:「每個人都有認真的玩遊戲」。用字遣辭須注意。 5.遊戲後的計分,可作「數的量化」,數量與數字結合寫出來。 6.作為教育者,注意教案中及寫白板時文字的正確性。 8.課程中老師的用字在2-5字之間,幼兒訊息的接收最清楚,句子勿過長,贅字勿多。 9.因這陣子課程都在走骨骼,在骨骼形狀、名稱部分幼兒都有一定的認識了。老師可以將今天課程的活動重點擺在遊戲及拼圖的進行上。 10.骨骼的學習重點,可在位置或功能的介紹。 11.圖片與幼兒的身體配對,例如:拿到頭骨圖片,幼兒放在頭部的位置。可以多些肢體的連結。 課程省思 自我省思: 在教學中自己在進行活動時用字遣辭上有不恰當的地方,自己有時都沒發現。而旁觀者清,師長及實習老師們,在檢討時幫我做了觀摩後的建議,自己聽了,再去回朔當時的教學,果然,自己真的是沒注意到這些部分!。 今天自己在課程中,骨骼部位形狀的發表上,時間真的拖太久了,沒有掌握好時間的分配,以致後面的活動,師長們及觀摩的實習老師們都沒有看到!雖然課程仍是有持續上完,不過自己真是懊惱沒抓好時間。謝謝師長及實習老師們在這一堂課中幫我看到了許多問題並給予建議,這是作為自己往後在教學上改進的指標。要好好反省一下今天上下來的缺失,作為日後改進的依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