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间设计.docx
展示原理教程-空间原理
空间原理空间是构成展示设计的基础原理之二,通过对空间原理的学习和分解练习把握构成空间的基本规律,掌握组织空间,分隔空间的方法,增强空间意识,提高对展示空间艺术的认知.
展示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具备展示其事物和观看事物所需的特定场所,即:空间
一:辨证空间---老子与器形形色色的空间概念都可以归结到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那段富有辨证哲理的话"捏土造器"!其器的本质不再是土,而是当中产生的空间.反之,其器破碎,空间消失,其碎片又返还为土的本质
户外讲演人周围集合的人群,产生了以演讲人为中心的一个紧张空间,演讲结束,人群散去,这个紧张空间就消失了
所谓"空",是虚无而能容纳之处,就像天地之间那样空旷,广漠,可影响四方,无限的延伸扩展.所谓"间"意义为两扇门间有日光照进,即"空隙","空当"之意,也有隔开,不连接的意思
二.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情侣的雨伞
情侣打着雨伞行走在雨中,伞下形成了无雨的空间,收起雨伞,这个有限的空间瞬间消失,溶化在无限的自然空间里,变的无影无踪.同样,在茫茫大海里漂泊的孤舟找到渴望以久的绿洲,心理充满了依靠之感,空间的积极性就在于此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用通俗想象的语言阐释了空间的有限和无限,积极与消极的空间关系:"所谓积极空间,意味满足人的意图,是有计划性的,就像是往杯子里倒水,水不会从杯子这个框里溢出;而所谓消极空间是指空间是自然形成的,是无计划的,就如同水倒在桌子上,任意扩散开开来~~
由于被框框所包围,外部空间建立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相对的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把他认为是消极空间
三:功能空间和结构空间---容器和蜂巢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所有的建筑空间都是一个容器,它不仅容纳物和人,而且为人的活动提供了必须的空间.不同的容器需要不同的容器来盛放,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空间尺度,形状和结构,反之,不同的空间结构和组织适应不同的功能要求.大自然中许多物质的结构启发我们对空间形式的创造,蜂巢就是一个非常完善,合理的空间结构形式.
容器的功能在于盛放物品,不同的物品要求不同形式的容器.物品对容器的空间形式概括起来有三方面的规律性,
(1)量的规律性:即具有适合适大小和容量,足以容纳物品
(2)形的规律性:即具有合适的形状以适应盛放物品的要求
(3)质的规律性:即具有适当的条件(如温度,湿度),以防物品手伤害或变质
所谓结构,是组成要素之间,按一定的脉络,一定的依存关系,连结成整体的一种框架
鸟笼也是一种容器,它同封闭盒子的区别在于具有空间渗透性,是以鸟儿活动的范围来限定空间.
功能空间的分类依据不同的用途来划分,如商业空间,住宅空间,演出空间和展览空间等.
四:四维空间---步移景异
人们无论在屋子里行走还是在街道上穿梭,视线随脚步移动,空间形态不断变化,转换,这些变化不同的空间形态叠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真实的空间形象.意大利的建筑评论家布鲁诺.赛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里大胆的质疑用三维的方法去评价建筑空间,提出了空间的四维性,强调用"时间与空间"的观点去观察空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称之为"步移景异".
如用连续画面表现时间运动的橱窗
从最早的草棚到最现代化的住宅,从原始人的洞穴到今日的教堂,学校或办公楼,没有一个建筑物不需要第四属空间,不需要入内察看的行程所需要的时间
一位画家说到,当我去表现一个盒子或一张桌子,是从一个视点去观看它的.但如果我转动盒子,或是围桌子绕行,我的视点就变动了.要表现每个新的视点上所见的对象,就必须重新画一张透视图.因此,对象的实际情
况是不能通过一张三度空间画去表达的,要完全记录下来,必从无数的视点去观看和表现.这种在时间上延续的移位就给传统的三度空间增加了一度新的空间,这就是\时间空间\即第四度空间.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两者是不能分开的.空间并不是一个视点所束缚的静的视野,空间的刺激是保持着时差相继延展,其印象要花费时间才能形成.换句话说,空间的经验是运动性的.
五:心理空间---旗动心动
伫立窗口,有一种冲出窗外飞向蓝天的欲望,眼前一堵墙,你会萌发翻越它的冲动.……
不同的空间场所给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长长的走廊给人纵深之感,走进教堂有一种崇高.威严之感,站在广场且显得天宽地阔.……
这是物体和空间作用于人的知觉和经验所引起的心理反映,称之谓\知觉空间\或曰\心理空间\
所谓心理空间是指内空体或空间体向周围的扩张,是不存在却完全能够感受到作用的空间.实体向周围扩张的原因主要来自内力运动变化的\势头\,孙子兵法*势篇中就说:\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园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势,是随空间而变化的能量,其作用范围可以用\场\来描述.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