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下的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编译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5年本科毕业设计做的是Linux下驱动的剖析,当时就买了一本《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二版)》,但是没有实现将最简单的helloworld程序编译成模块,加载到kernel里。不过,现在自己确实打算做一款芯片的Linux的驱动,因此,又开始看了《Linux设备驱动程序》这本书,不过已经是第三版了。第二版讲的是2.4的内核,第三版讲的是2.6的内核。两个内核版本之间关于编译内核以及加载模块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本文是基于2.6的内核,也建议各位可以先看一下《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第二版)》作为一个基础知识的铺垫。当然,从实践角度来看,只要按着以下的步骤去做也应该可以实现成功编译内核及加载模块。个人用的Linux版本为:Debian GNU/Linux,内核版本为:2.6.20-1-686.第一步,下载Linux内核的源代码,即构建LDD3(Linux Device Drivers 3rd)上面所说的内核树。如过安装的Linux系统中已经自带了源代码的话,应该在/usr/src目录下。如果该目录为空的话,则需要自己手动下载源代码。下载代码的方法和链接很多,也可以在CU上通过/search/?key=;q=kernelfrmid=53去下载。不过,下载的内核版本最好和所运行的Linux系统的内核版本一致。当然,也可以比Linux系统内核的版本低,但高的话应该不行(个人尚未实践)。Debian下可以很方便的通过Debian源下载:首先查找一下可下载的内核源代码:# apt-cache search linux-source其中显示的有:linux-source-2.6.20,没有和我的内核版本完全匹配,不过也没关系,直接下载就可以了:# apt-get install linux-source-2.6.20下载完成后,安装在/usr/src下,文件名为:linux-source-2.6.20.tar.bz2,是一个压缩包,解压缩既可以得到整个内核的源代码:# tar jxvf linux-source-2.6.20.tar.bz2解压后生成一个新的目录/usr/src/linux--source-2.6.20,所有的源代码都在该目录下。注:该目录会因内核版本的不同而不同,各位动手实践的朋友只需知道自己的源代码所在的具体位置即可。第二步:配置及编译内核。进入/usr/src/linux--source-2.6.20目录下,可以看到Makefile文件,它包含了整个内核树编译信息。该文件最上面四行是关于内核版本的信息。对于整个Makefile可以不用做修改,采用默认的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需要先用命令诸如make menuconfig, make xconfig或者make oldcofig对内核进行配置,这几个都是对内核进行配置的命令,只是它们运行的环境不一样,执行一下这几个命令中的任何一个即可对内核进行配置:make menuconfig是基于界面的内核配置方法,make xconfig应该是基于QT库的,还有make gcofig也是基于图形的配置方法,应该是需要GTK的环境,make oldcofig就是对内核树原有的.config文件进行配置一下即可。其实内核的配置部分,主要是保证内核启动模块可动态加载的配置,默认配置里面应该已经包含了这样的内容,因此,我用的是make oldconfig.内核的详细配置请见另外一位网友的帖子,这里给出链接:/bbs/viewthread.php?tid=885597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在内核源码的目录下执行:# make# make bzImage其中,第一个make也可以不执行,直接make bzImage。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一个小时左右,因此是对整个内核重新编译了。执行结束后,可以看到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了一个新的文件: vmlinux, 其属性为-rwxr-xr-x。然后执行:# make modules# make modules_install对内核的所有模块进行编译和安装。执行结束之后,会在/lib/modules下生成新的目录/lib/modules/2.6.20/。 在随后的编译模块文件时,要用到这个路径下的build目录。至此,内核编译完成。可以重启一下系统。第三步:编写模块文件及Makefile以LDD3上的hello.c为例://hello.c#include#includeMODULE_LICENSE(Dual BSD/GPL);static int hello_init(void){ printk(KERN_ALERT Hell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