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学设计-2.3.1 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粤教版.docx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学设计-2.3.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粤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学设计-2.3.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粤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3.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班
3.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8周,星期三第5节
4.教学时数:45分钟
本节课将围绕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如何从信息的来源进行有效判断。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学会辨别信息真伪,提高信息素养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从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提高鉴别信息真伪的素养。
2.思维素养:通过实例分析与小组讨论,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理性评估信息的价值。
3.团队协作素养: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信息来源判断的任务。
4.问题解决素养: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运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掌握了网络信息搜索的基本技巧,了解信息的一般分类及特点,能够初步识别信息的表面特征。
2.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浓厚,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喜欢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新知识。个别学生可能在理论学习上较为吃力,更倾向于具体案例的学习。
3.学生在信息来源判断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面对海量信息时难以快速准确辨别真伪;对信息来源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力不足;在评估信息价值时可能受到主观情感影响,难以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此外,部分学生对团队协作的适应能力有待提高,需引导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电脑
-投影仪
-网络连接
2.课程平台:
-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平台
-电子白板
3.信息化资源:
-课本配套的教学软件
-信息来源判断案例库
-在线信息检索工具
4.教学手段:
-PPT演示
-小组合作学习
-实例分析
-互动讨论
-课后在线自测题
教学过程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网络工具进行信息搜索。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这是我们获取可靠信息的关键一步。
1.导入新课(5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课程将从一个小游戏开始。我这里有一些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请你们判断一下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这个游戏将帮助我们理解今天的主题——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2.课程内容讲解(10分钟)
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翻到2.3.1节。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分析信息的来源。首先,我们要了解信息的来源有哪些种类,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可靠性。
(1)官方发布的信息,如政府网站、权威媒体报道等,通常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学术研究论文,这类信息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3)社交媒体和论坛,这类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较低,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3.实例分析(10分钟)
请大家看这个案例:某地区发生地震的消息。这条消息来自一个知名新闻网站,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网站知名就认为消息可靠。我们需要进一步核实,比如查看是否有官方消息确认,或者是否有其他权威媒体的报道。
现在,请你们分成小组,每组分析一个案例。我给你们提供了几个案例,请你们根据刚刚学到的知识来判断这些信息的可靠性。
4.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
时间到了,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大家认为这些信息的来源可靠吗?为什么?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以及如何从多方面进行判断。)
5.课程小结(5分钟)
6.课堂练习(10分钟)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请打开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完成2.3.1节的相关习题。
(学生在教学平台上完成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7.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1)整理今天所学内容,做好笔记。
(2)在课后在线自测题中,尝试挑战更高难度的信息判断题目。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我们下节课再见!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明确信息来源的种类,并理解每种来源的特点和可靠性。
-学生掌握了从信息来源进行判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对官方信息、学术研究和社交媒体信息的评估。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快速识别和判断信息的真伪。
-学生通过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