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人文地理复习知识点.doc

发布:2025-02-21约1.04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专题16人口增长〔中国地理第三章人口和民族〕

衡量人口自然变动的根本指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的机械增长率怎么统计?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图如何理解?

时期

时期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规模及开展趋势

工业化以前

人口规模小

工业化初期

快速下降

快速上升

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工业化中后期

快速下降

缓慢下降

上升、速度减缓

人口规模扩大但速度减缓

后工业化时期

趋于稳定或略有缩小

4、人口构成主要包括哪些?人口性别比代表什么含义?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构成

年龄构成---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年龄人口组成状况;指少年儿童〔0~14周岁〕,劳动人口〔15~64周岁〕,老年人口〔65周岁及以上〕的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例。

性别比为96.5=每100名女性对应96.5名男性。

5、人口金字塔的含义和类型?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的图形。

增长型特点:少年儿童和青年比重大〔出生率高〕,人口高增长缩减型特点:底座收缩,显示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出生率低〕,人口规模趋于萎缩稳定特点:各年龄段数值相近

增长型特点:少年儿童和青年比重大〔出生率高〕,人口高增长

缩减型特点:底座收缩,显示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出生率低〕,人口规模趋于萎缩

稳定特点:各年龄段数值相近

☆6、比拟两类国家的人口金字塔,理解两类国家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国家类型

开展中国家

兴旺国家

主要人口问题

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7%〕

严重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10%〕

未来人口开展趋势

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人口规模不再扩大或趋于萎缩

引发的社会问题

加大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压力;国家积累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

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加重;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应采取的人口对策

控制人口增长

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外来移民

7、我国的人口国情和人口政策?

根本国情:人口众多、资源缺乏、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根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方案生育

☆8、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对策?

具体表现

影响和后果

人口对策

人口根底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不利生活水平和教育开展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倡少生优育

年龄构成轻,育龄人口比重大

生育顶峰迭起,就业压力大

老龄化日趋严重〔未富先老〕

社会积累减少,劳动力短缺,青壮年负担重等

建立与完善社会养老等福利保障机制,坚决贯彻方案生育政策

流动人口带来的社会问题

造成治安、管理、交通、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案生育等压力

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注重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短缺

制约我国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9、读“上海人口金字塔图”,理解上海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读书本13页专栏局部〕

上海自1993年---2004年间,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负增长。同时,老龄化日趋严重;2004年上海实行符合“双方为独生子女”、“夫妇双方一方为本市农业户口且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等条件的允许生二胎。

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1、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及区位优势?

人口稠密区

区位优势

东亚

中低纬度、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水资源充足;沿海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兴旺,故人口稠密

南亚

西欧

中纬度气候温和湿润、地势低平;沿海交通便利,社会经济兴旺、生活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北美东部

世界人口集中三大趋势:向平原集中,向沿海集中,向城市集中

☆2、世界人口稀疏区及形成原因?

所在国家或地区

形成原因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加拿大北部

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宜居住

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不适宜居住

撒哈拉大沙漠,大自流盆地

热带沙漠气候区,炎热干旱,不适宜居住

青藏高原

海拔高,高寒缺氧,不适宜居住

☆3、分析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分布特征及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分区

人口分布特征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黑河—腾冲线以东

人口密集,人口占全国95%〔面积仅占全国43%〕

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

人文条件:沿海交通便利,经济兴旺

黑河—腾冲以西

人口稀疏,人口占全国5%

自然条件:气候较干旱、海拔高、地形崎岖;多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及政策?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特点。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川、云、贵;人口超过400万的有壮、满、回、苗、维吾尔等;我国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根本制度。

5、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与影响因素?

劳务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开展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