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动画制作初步案例及反思.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Flash动画制作初步》案例及反思
一、小动画演示引入。
引导学生思考:动画是怎样形成的?动画中既有静态的图像,也有动态的画面,彼此之间是怎样结合在一起而又相对独立的、互不影响?动态画面到底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还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呢?蝴蝶那复杂多变的运动轨迹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演示时间4分钟)
二、动画形成原理。(提问)
利用了人的视觉暂留,将一幅幅静态的画面连续播放。
三、Flash动画分类
Flash中的动画方式大体上可分为逐帧动画、形变动画和运动动画。
逐帧动画是最基本的动画方式,与传统动画制作方式相同。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帧看作一张张胶卷,上面记录着静态的图像。在播放的时候,帧按照顺序,依次显现上面所记录的图像,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动态画面。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制作出复杂而且出色的动画效果,如人的走动。这些效果使用其他动画方式有时是很难实现的。但制作逐帧动画需要给出动画中每一帧的具体内容,因此用这种方法制作动画,工作量非常大。
形变和运动动画可以统称为关键帧动画。关键帧动画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制作动画的开始与结束帧,这两个帧因为记录了关键性的图象元素,称之为关键帧。中间烦琐的过渡变化交给Flash来完成。
四、界面介绍
主要包括菜单栏、绘图工具栏、时间轴、舞台、面板。
五、形状补间动画。
在时间轴面板上,我们对第一帧添加一个具体的图像。比如,画一个方形,在第30帧上单击右键,选择插入空白关键帧,然后在舞台上画一个圆形。这样我们就制作完成了开始关键帧与结束关键帧。接着选中起始关键帧,在下面的属性面板变形选框中选择形状,Flash就会自动在中间生成过渡动画。
六、学生实践。(5分钟)
七、任务拓展:连续变形的操作步骤。
文字、外部图片、颜色等
在第60帧选择插入空白关键帧,接着在该帧上添加所要变换成的文字,再在中间添加补间动画。这个地方有个问题需要注意,涉及到形状变化的动画我们在生成补间动画的时候,有一个“打散”的步骤,所谓“打散”,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整张图像分解为一个一个单独的象素点,然后这些象素点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图像。作业保存(FLA、SWF)
八、巡视答疑,作业上交。
九、(最后3分钟)作品展示
教学反思
这堂社团课上完,自我感觉不甚满意,水平没能发挥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没做好:
一、课堂气氛过于凝重。
本想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却不敢放得过开。这和平时上课比较轻松的课堂氛围有点差距,学生可能一下子不能适应这个新软件,这就形成了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响应者寥寥。
二、学生的积极性没能很好的调动起来。
有位老师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例,说明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是很重要。我事后反思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偏重于技术的课程,如果仅仅教授学生简单的步骤模仿是不行的,还得让他们养成自主探究学习、创新提高的好习惯。
三、过渡部分有点生硬。
事先本已将各个部分内容的衔接部分做好准备,结果由于有点紧张,在讲的时候出现了忘词现象。这也充分的暴露出我课堂经验不足。
课堂内容深度稍嫌不够,仅仅是粗线条的操作。本节课内容作为整个FLASH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基础环节,课堂内容是在上课过程中不断更改的。根据各个学生最后的学习效果来看,过多、过细的内容很容易让学生造成知识上的混乱,进而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课堂内容不断精简,尽量归纳出一般性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先将最基础的部分掌握好。在以后的几节课中,学生再一边学习,一边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渐进提高的过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