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姜夔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慢》 教案首页
第 17 次课 授课时间 2017 年 4月 11 日 教案完成时间 2017 年 3月 24 日
课程名称
语文
年 级
一年级
专业、层次
五年制大专
教 员
专业技术职 务
教师
授课方式(大、小班)
小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宋词《扬州慢》姜夔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新编五年制高点职业教育教材·语文(第一册) 李大洲主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
3.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词中“黍离之悲”。
【教学难点】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写法。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导入、介绍作者 情境教学法 10分钟
诵读品味,初步感知 语感教学法 20分钟
诗歌赏析 合作交流法 25分钟
拓展延伸 讨论法、点拨法 10分钟
总结反馈 自主探究法 20分钟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吗?我们大家一起大声背诵出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景中有情,表达李白对朋友的深厚情谊题目中的广陵是指哪里呢?扬州。
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它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 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鼎盛时期的扬州,春风十里,歌舞升平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扬州盛极一时。
那么,南宋时期的扬州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南宋后期著名的布衣词人姜夔的的脚步,看看他到扬州后见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
《扬州慢》 姜夔
二、介绍作者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词风清空骚雅,超逸空灵姜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
三、诵读品味
1、学生自读
诵读是欣赏诗歌的第一步,下面请大家自读全词,注意品出感情基调,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悲,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语调、语速、重音和停顿等,作肯定评价,如果有读得不好的地方,可范读一两句。
名家范读
(听录音朗读)听完朗读示范后,你是否深有启发呢?下面请大家再把词作有感情的自由朗诵一次然后我再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作示范。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4、学生自读
5、指名朗读,教师评价
6、全班齐读
四、学习小序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时间——淳熙丙申至日
路上所见之景——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齐读此部分,体味景的特点——萧条、悲)
写作的缘由——感慨今(衰)昔(盛)
(提问“今”如何,课文的话来答)
其他词人的评价——有《黍离》之悲
2、词前小序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明确:交待写作背景并为全词奠定“黍离”之悲的感情基调。
3、“黍离”何意?(多媒体打出)
表示对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