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岩石力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岩石力学
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的分类
火成岩:侵入岩和喷出岩。
沉积岩:砂岩(95%的油气储量)、页岩(待开采,如页岩气、煤层气)、石灰岩。
变质岩:不含油气。
岩石的强度
主要取决于:组成其矿物的强度、连接结构形式、岩石的结构和整体构造、胶结物的成分和胶结方式
三、岩石的物理性质
孔隙度、渗透率、可压缩性、导电性、传热性的总称。
孔隙度:
绝对孔隙度:φ = V孔/V岩总 孔隙度越高,岩石的力学性质越差。
有效孔隙度: φ有效 =V连通/V孔总。
渗透性: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孔隙具有让流体(油、气、水)通过的性质。其大小用渗透率来描述,反映了流体在岩石孔隙中流动的阻力的大小。
达西定律:...KΦ——反应岩石性质系数
含义:以粘度为1厘泊的流体完全饱和于岩石孔隙中,在1个大气压差的作用下,以层流的方式用过截面积为1cm2,长度为1cm的岩样时,其流量为1cm3/s。则渗透率为1达西(D)。
岩石中的油、气、水饱和度。…
岩石的粒度组成和比表面积:
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筛分析法和沉降法。通过粒度得孔隙度。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岩石内颗粒的总表面积。通过粒度组成估算比面。
孔隙度、粒度、比表三者之二求一
岩石的力学性质
岩石的类型、组成成分、结构构造、围压、温度、应变率、载荷等对其力学性质都有影响
岩石变形性质的基本概念
弹性:… 基本弹性参数E、υ。
塑性
黏性: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时完成,且应变率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的性质。
脆性:受力后变形很小就发生破裂的性质。(??5%就发生破裂的称为塑性材料,小于的称脆性材料)
延性:发生较大塑性变形,但不丧失其承载能力的性质。
岩石在常温,常压下,并不是理想的弹性或塑性材料,而是几种的复合体,如塑弹性、塑弹塑、弹塑蠕。其本构关系略。
6、常温常压下岩石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重点)
OA---塑性,应力增加快,但应变增加不多。原因:存在的孔隙和微裂隙被压实。其刚度增加。当围压大时,OA段不明显。
AB---弹性;
BC---塑性,应力增大不多,但应变增加多。在BC段间任一点卸载后再加载,其强度会提高,称为硬化。B点所对应的应力值为弹性极限。
到C点,岩石没垮塌,还保持柱状,但有裂纹,不能加载,其承载能力变小,所以得到CD段。为证明其承载能力变小,在CD段间取点G卸载,得曲线GK,再加载,得KH,σGσH,所以,其还具有承载能力,但变小。当变形到D点时,此点应力为残余强度, 是屈服应力的1.3~3倍。
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围压增大:岩石的抗剪强度增大,变形增大,弹性极限提高,应力-应变曲线发生形态变化,岩石的性质发生变化:弹脆——弹塑——应变硬化。
温度对岩石性质的影响
随温度升高,岩石的屈服极限,强度降低,由脆性转化为塑性,延性;弹性模量变小。
孔隙、孔隙压力对岩石性质的影响
孔隙: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
孔隙压力:孔隙中有流体,所以液体对颗粒表面的垂直压力,称为孔隙压力。(粒度和埋藏深度决定)
孔隙压力对岩石应力的影响:
有效围压取决于围压和孔隙压力之差,即孔隙压力抵消围压的影响。延性随空隙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岩石由延性转化为脆性。强度随孔隙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孔隙度的影响
孔隙度增加,岩石的强度减小,延性增加。(强度下降的原因:随岩石孔隙度增加,集中应力便增加,承载面积减小,凸峰自由度减小。延性增加原因是,孔隙闭合,造成类似的延性变形。)
延性 强度 孔隙度增加 增加 减小 孔隙压力增加 减小 减小 应变率的影响(即作用的时间)
造成岩石的破坏是内部裂纹扩展而成,若岩石裂纹发育时间充分,则其易破坏,强度降低。
总结:
影响因素 强度 韧性 围压增加 提高 提高 温度增加 降低 提高 孔隙压力增加 降低 降低 溶液增多 降低 提高 应变率 降低 提高
岩石的强度和测度
岩石的破坏形式
张性破坏、剪切破坏(破裂角和摩擦角的关系是:)和流动
岩石的抗压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从实验的角度)
组成岩石颗粒越细小,强度越高;容重越大,强度越高;胶结物胶结能力越强,强度越高。平行于层理抗压强度最小,垂直于层理抗压强度最大。(内因)
端面应力集中,形状与大小,加载速率(如前)(外因)
抗拉强度(采用巴西法测量)
岩石的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主要是孔隙作用,对拉很敏感,还有组分的影响。
岩石的抗剪强度及影响因素
抗剪强度的定义:限制性剪切强度:考虑了岩石内部的粘聚力和内摩擦力
非限制性剪切强度:只考虑粘聚力。
内摩擦力和外载有关,粘聚力是本身具有。
经实验得莫尔强度包络线(略去),看出岩石的剪切强度曲线反应了影响剪切强度的两个参数: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C为包络线与纵轴的截距,??为包络线切线与横轴的夹角。随围压增大的剪切破坏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