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单元第二节必修一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鲁教版).doc

发布:2017-03-21约7.46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课程标准】 1.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例:“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环渤海经济圈包括我国主要韵工业基地(2)据图上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有哪15分) (1)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4分) (2)资源较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距离日本韩国经济发达区近。(5分,只要答对其中的任何5点都可给满分) (3)主要问题:能源、水源供应紧张;(2分)大气和水污染严重(2分) 解决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南水北调,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西电东送、提高能源利用率(答对1点给1分,共2分)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在工业发展的早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如:钢铁工业,因原料消耗量大,最早就出现在___________等原料产地附近。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产品的__________含量在不断提高,___________素质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此外,一个地区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 1.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   )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2.图中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   )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 (1)产品方面的联系 (2)基础设施方面的联系 (3)信息联系 (二)工业集聚与分散 ? 原因 表现形式 结果 工业集聚 获得规模效益 ①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 ②新兴产业集聚 形成工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 工业分散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①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②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 形成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 1.图a中1~6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A.工序上的联系 B.地域联系 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 2.图b表示( ) A.工业集聚 B.工业分散 C.工业的信息联系 D.工业的空间利用联系 3.关于图b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寻找最优区位 B.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C.现代化的运输方式、通信技术和手段为其提供支持D.加大了工业的污染 【解析】第1题,由图a可知,①~⑥环节,前面环节的产品是后面环节的原料(零部件),应为工序上的联系。第2题,图b中各元件厂遍布不同国家,属于工业分散现象。第3题,工业分散布局的目的是为了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关系不大。 【答案】A B D 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3、高新技术产业与环境污染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工业区位分析及工业类型 ⑴ 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区位因素 影响 原因 原料 越来越小 工业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交通   交通方便的地方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经济发达国家的交通网非常完善,各地交通都极为便利,工业区位选择时不必考虑交通状况,但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交通便利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拉近了厂与原料地、市场的距离 劳动力 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 工业的进步使工业生产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市场 影响很大 可以快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有利于企业生存,原料导向型工业大量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信息 越来越大 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信息交流量大的城市越来越吸引工业聚集,而信息闭塞的地区,工业将难以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