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混凝土施工方案_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编制目的、适用范围 1
3.工程概况 1
3.1地理位置 1
3.2工程范围 2
3.3自然地理特征 2
3.3.1地形地貌 2
3.3.2气象特征 2
3.4主要技术标准 2
4.夏季施工准备 3
4.1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
4.2 做好现场防汛排水 3
4.3防中暑措施 4
5.夏季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5
5.1原材料温度控制措施 5
5.2混凝土的拌制控制措施 6
5.3混凝土的运输 8
5.4混凝土的浇筑 9
5.5混凝土的修整 11
5.6夏季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12
5.7其他措施 13
5.7.1技术保证措施 14
5.7.2组织保证措施 14
5.7.3质量保证措施 15
5.7.4 奖罚措施 16
6.安全注意事项 16
1.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应用指南》(2005)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前施工十四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目的、适用范围
夏季气温升高,高温湿热环境下进行施工,易发生各类安全质量事故。为加强夏季混凝土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为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针对夏季施工安全质量工作重点,结合项目部夏季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重点,特编制夏季施工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中国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指挥部第三项目部负责的里程范围为DK782+750.84~DK805+410段内桥梁工程的夏季施工。
3.工程概况
3.1地理位置
新建线路自原平西站引出,向南经忻州、阳曲后接入太原枢纽,自太原南站引出经介休、洪洞、临汾、运城后,在永济跨越黄河进入陕西省,经大荔、渭南、新临潼至西安北。
3.2工程范围
本段起讫里程DK782+750.84~DK805+410,计22.670km,中心里程为DK794+085.84。
3.3自然地理特征
3.3.1地形地貌
本段线路行径于汾渭。
线路所地区暖温地区。
3.4主要技术标准
(1)线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5.0m;
(3)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条件30‰;
(4)最小曲线半径:7000米;
(5)牵引种类:电力;
(6)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7)列车类型:动车组;
(8)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9)列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10)速度目标值:350 km/h。
4.夏季施工准备
夏季施工期间,加强气象预报的信息收集工作,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预防为主,备好防雨物资和器材,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不受影响。现场所有机电设备应提前搭设好防雨棚(罩),雨季期间设专人经常检查机电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装置,每次雨后必须检查,以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气候炎热当混凝土的温度升高时,为了保持浇注作业所需要的坍落度,混凝土的用水量要增大。同时,温度升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速度加快,以致有时混凝土从搅拌站运到施工现场时需要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再次加水。这两种情况都使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进而导致收缩增大,强度降低。较高的温度加快凝结,混凝土的运输和修整将变得更加困难,缝也可能会更多。当风速较高时,在修整过程中容易出现收缩裂缝较高温度下的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较快,热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尤其如此。干缩裂缝,28d可能达到的强度会相应降低。
(1)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设计优化,使用减水剂或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减小水泥用量;最大可能的降低混凝土自身的水化热;
(2)施工前进行拌合系统计量设备的标定,保证各种原材料计量准确;防止出现计量不准而影响砼本身质量;
(3)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严禁擅自调整施工配合比;
(4)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操作规程,先投细骨料和外加剂,加水搅拌均匀后再投粗骨料,为保证混凝土拌合均匀,水化充分,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20s;
(5)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生产前,除对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常规检验外,还需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温度测试,详细测出原材料的温度,如水泥、粉煤灰、碎石、水、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温度。在首盘混凝土试拌前必须对拌合物的温度进行计算,初步确定拌合物的岀机温度T。根据原料温度推算拌合后混凝土的温度可按下式进行:
T=〔STaWa+TcWc+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