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 分子的空间结构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2分子的空间结构说课稿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围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第二节“分子的空间结构”展开。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分子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不同分子的空间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分子空间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分子空间结构的判断方法和技巧。
5.安排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6.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分子空间结构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实证意识与科学精神:使学生能够基于实验现象和理论分析,形成对分子空间结构的正确认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分子空间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增强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化学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原子结构、化学键的概念,以及基本的分子构成知识,为学习分子的空间结构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生对探索物质内部结构具有较强的兴趣,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偏好通过实验、模型等直观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喜欢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时,可能会对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对抽象结构的理解存在困难。此外,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其中的规律性和差异性。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白板、分子模型套装。
2.课程平台:学校内网教学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教学PPT、相关教学视频、网络化学教育资源。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演示、互动问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对其性质产生哪些影响呢?
-(学生)分子结构的不同可能会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硬度等性质。
-(教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分子的空间结构,这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化学研究产生重要意义。下面,让我们进入新课——分子的空间结构。
2.展示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
-(教师)首先,请大家观察这些分子的模型(展示多种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尝试描述它们的特点。
-(学生)这个分子是平面结构,那个分子是四面体结构。
-(教师)很好,同学们能够通过观察模型来识别分子的空间结构。接下来,我将展示一些分子的真实空间结构图,请大家结合模型,思考这些结构是如何影响物质的性质的。
3.讲解分子空间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几种常见的分子空间结构及其性质。首先是甲烷分子,它是一个典型的四面体结构,这种结构使得甲烷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因此它的沸点较低。
-(学生)我明白了,甲烷的空间结构决定了它的物理性质。
-(教师)接下来是苯分子,它是一个平面结构,由于苯环上的电子云分布均匀,使得苯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学生)原来如此,分子的空间结构真的对物质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4.探讨分子空间结构的判断方法
-(教师)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分子的空间结构呢?这里有一些常用的方法。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分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预测分子的空间结构。
-(学生)老师,什么是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教师)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是指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会相互排斥,从而决定了分子的空间结构。例如,甲烷分子中的四个价层电子对均匀分布,形成四面体结构。
-(学生)我明白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判断方法。
5.实例分析
-(教师)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具体的例子。请大家拿出教材,翻到第XX页,我们一起来看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
-(学生)乙烯分子的结构是平面结构,因为它含有双键,限制了旋转。
-(教师)很好,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是由其双键所决定的。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复杂的例子——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
-(学生)老师,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好像很复杂,我们应该怎么分析?
-(教师)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确实很复杂,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肽链的折叠方式来分析。这需要我们结合生物学知识。
6.课堂练习
-(教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册,完成第XX页的练习题。这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