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选修模块(1)试题版.docx
2010-2023历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选修模块(1)试题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18分)请回答下列与大肠杆菌有关的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属于___________;它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
(2)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
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选择、鉴别),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_____。
(3)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___。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1L水样,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水样加无菌水稀释103倍。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6)利用培养基不仅可以分离培养微生物,也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培养明显不同的是,用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
2.下面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
A.稀释涂布平板法
B.直接计数法
C.重量法
D.比浊法
3.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玫瑰精油提取的过程是
A.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
B.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除水→分离油层
C.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
D.鲜玫瑰花+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过滤
5.提取胡萝卜素和提取玫瑰油时需要加热,但是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采用的是水浴加热法,而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油时是直接加热,其原因是
A.前者需要保持恒温,后者不需要保持恒温
B.前者容易蒸发,后者不容易蒸发
C.胡萝卜素不耐高温,玫瑰油耐高温
D.前者烧瓶中含有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后者是水
6.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
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
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7.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浓度越低,对DNA的溶解度越大
B.人体的血液不可代替鸡血进行该实验
C.柠檬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细胞破裂
D.利用DNA易溶于酒精的特点可除去DNA中的部分杂质
8.下图为“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相关操作。这些操作目的正确的是
A.①是洗涤红细胞,去除血细胞表面的杂质
B.②是溶解DNA,去除不溶于酒精的杂质
C.③溶解DNA,去除不溶于2mol/LNaCl溶液的杂质
D.④稀释NaCl溶液,去除不溶于低浓度NaCl溶液的杂质
9.某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个,利用PCR技术循环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循环了几次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10.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A.空白对照
B.标准对照
C.相互对照
D.条件对照
1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12.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
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
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
C.前者所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