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税收与国家财政收入关系的分析.doc

发布:2017-01-20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税收与国家财政收入关系的分析 经济系 *** 研究的目的要求 税收具有组织收入的重要职能在财政收入中居于主导地位。从财政对经济的作用来看,税收与社会再生产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息息相关,联系密切,并且直接调节着各种经济成分的收入,影响到各个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国家财政反作用于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年份 国家财政决算收入 国家财政决算收入中各项税收 1990 2937.1 2821.86 1991 3149.48 2990.17 1992 3483.37 3296.91 1993 4348.95 4255.3 1994 5218.1 5126.88 1995 6242.2 6038.04 1996 7407.99 6909.82 1997 8651.14 8234.04 1998 9875.95 9262.8 1999 11444.08 10682.58 2000 13395.23 12581.51 2001 16386.04 15301.38 2002 18903.64 17636.45 2003 21715.25 20017.31 2004 26396.47 24165.68 2005 31649.29 28778.54 2006 38760.2 34804.35 2007 51321.78 45621.97 2008 61330.35 54223.79 2009 68518 63104 为分析财政收入(Y)和税收(X)的关系,作如图所示散点图: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财政收入(Y)和税收(X)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为分析中国财政收入随税收变动的数量规律性,可以建立如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估计参数 利用EViews软件可得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用规范的形式将参数估计和检验的结果写为: 上图为 剩余值、实际值、拟合值的图形。 模型检验 经济意义检验 所估计的参数,说明税收每增加1亿元,平均说来可导致财政收入增加1.115817亿元。 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 拟合优度的度量:由回归结果可得,可决系数为0.99935,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国家财政决算收入中各项税收”对被解释变量“国家财政决算收入”的绝大部分差异作出了解释。 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针对H0:β1=0和H0:β2=0,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估计的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SE()=174.0387,t()=-2.369904;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SE()=0.006786,t()=164.4317。取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2=20-2=18的临界值t0.025(18)=2.101。因为t()=-2.369904-t0.025(18)=2.101,所以应拒绝H0:β1=0;因为t()=164.4317t0.025(18)=2.101,所以应拒绝H0:β2=0。这表明,国家财政决算收入中各项税收对国家财政决算收入确有显著影响。 回归预测 如果2010年国家财政决算收入中各项税收将比2009年增长21.25%,将达到83080亿元,利用所估计的模型可预测2010年国家财政决算收入可能达到的水平点预测值的计算方法为 为了作区间预测,取α=0.05,Yf平均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 为获得相关数据,在用EViews作回归分析中,已经得到。可得X和Y的描述统计结果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可计算出 即是说,当2010年Xf =22001亿元时,Yf平均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91453.14126,93126.10126)亿元。 /1634427181946.htm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