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10+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外交-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核心考点总动员+Word版含解析.doc

发布:2018-05-14约1.13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母题再现】 高考选题: (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B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渡江作战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能力要求很高,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备选项内容的分析甄别能力。如果学生的记忆准确,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答对,但如果有一个知识点的时间记忆出错,就会出现失误。本题容易错选D项,这也是出题者为学生设置的一个陷阱,D项与材料内容有很高的相似度,但通过时间可以把其排除。 解题技巧: 领会题意,抓住关键词。 选择题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构成,做题时首先要看题干和备选项中哪些相符合,其次要仔细推敲题干中的文字表述,明确题干中的时空范围、选择方向和关键性限制词,明辨是非,小心行事。如果在做题过程中,粗心大意,就有可能“一招错全盘皆输”。 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 (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民族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考点揭秘】 高频考点一:中国政治体制的奠基 【例1】潘思认为,“宪法不是政府的行为,而是人民构建政府的行为,没有宪法的政府是没有权利的权力”;“宪法先于政府,政府是宪法的产物”。下面事件最能体现这一宪政思想的是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C. 1787年的美国联邦政府 D. 1871年巴黎公社委员会 【答案】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关键是明确本题的问题关键所在。回答本题关键是要明确这些政府和所颁布的法令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明确宪法颁布是优先于政府还是晚于政府。只要弄清楚这一点,解答本题便十分简单。 二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A. 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 促进海峡两岸健康发展 C.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 两岸坚冰的局面被打破 【答案】B 【解析】从材料“1979年1月30日”“不再用‘解放台湾’”“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台湾方针从“解放台湾”到“尊重现实”的改变可以促进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故B项正确,C项错误;“一国两制”方针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故A项错误;D项是在20世纪80年代。 点睛:材料“1979年1月30日”“不再用‘解放台湾’”“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建交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中国走向世界·外交舞台的拓展·尼克松访华与中美建交 【名师点睛】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次外交热潮: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当时的主要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是社会主义的苏联。第二次建交热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个时期中国回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世界各国重新认识中国,中美关系解冻也在此时期开始出现。第三次建交热潮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在这影响之下西方各国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高频考点四:新时期的对外关系 【例4】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答案】A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从宏观上理解我国的对外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时期,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多次举办以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的国际会议;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