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节呼吸系统护理常规.doc

发布:2017-06-02约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 、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休息与体位: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水。 遵医嘱給予氧气吸入,注意观察氧疗效果。 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咳痰,必要时給予吸痰。机械通气病人 2013年7月 修订次数 1 修订日期 2014年1月 修订者 王娟 审批人 刘茂琼 二、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2013年7月 修订次数 1 修订日期 2014年1月 修订者 王娟 审批人 刘茂琼 三、肺炎 肺炎(pneumonia)多种病因引起的肺实质或间质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 休息与体位;: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胸痛时取患侧卧位,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注意保暖。 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2013年7月 修订次数 1 修订日期 2014年1月 修订者 王娟 审批人 刘茂琼 四、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导致易感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可逆性广泛气道阻塞的症状。 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哮喘发作时取强迫体位,并给予支撑物,使之舒适省力。 饮食护理:发作过程中,不宜进食,缓解后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禁食与病人发病有关的食物,如鱼、虾、蟹等。 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发作先兆,特别夜间要加强巡视病房,如病人有鼻咽痒、鼻嚏、流涕、眼痒等黏膜过敏症状,或胸前压迫感,立即报告医生,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及节律变化。 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痰栓,必要时做好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准备,配合抢救。 用药护理:应用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时,注意有无心悸、兴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忌用此类药物。应用茶碱类药物时,应控制浓度及滴速,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可引起水钠潴留、血钾降低、消化道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停药反跳等,须加强观察。 心理护理:发现病人情绪波动。应及时进行解释和疏导,以消除不良情绪。 9、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喷雾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受凉;掌握发病规律,避免接触过敏源。如某种花粉、粉尘、动物皮毛、鱼虾、药物、油漆等;避免精神刺激;并劝其戒烟。 制定日期 2013年7月 修订次数 1 修订日期 2014年1月 修订者 王娟 审批人 刘茂琼 五、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没有创伤或人为的因素下,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取端坐或半卧位。避免用力和屏气。 3、饮食护理: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4、病情观察:观察胸闷、胸痛等,如病人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发绀明显、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速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抢救。 5、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6、协助医生行胸腔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准备和配合工作,做好术后观察与护理。 7、心理护理:精神安慰,消除紧张情绪,安静休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咳药和镇静药。 8、健康指导:避免剧烈运动,稳定情绪,保持大便通畅,劝其戒烟。 制定日期 2013年7月 修订次数 1 修订日期 2014年1月 修订者 王娟 审批人 刘茂琼 六、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简称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2013年7月 修订次数 1 修订日期 2014年1月 修订者 王娟 审批人 刘茂琼 七、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临床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休息与体位:大咯血时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 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忌刺激性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大咯血应赞禁食。 病情观察:观察并记录痰的性状、颜色、气味和量。留取全日痰,观察分层并留取标本送检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