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设计与控制方法(第一章)精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品质工程学基础
主讲教师:丁燕
课程名称
产品质量设计与控制方法
学 时
30学时
简 介
离线品质工学及应用
考 试
开卷考试
课程内容
品质工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数据解析基础
2
品质损失函数
3
信噪比设计
4
品质设计与优化
三次设计
6
5
离线品质工学及应用
第一章 品质工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理论体系
基本概念
品质及特性
普及、创新、发展
工程应用
离、在线品质工学
离线品质工学及应用
学习目标
掌握品质工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手段
了解产品品质形成的不同阶段、品质特性分类及品质控制方法
清楚品质工学的两大分支是由离线品质工学和在线品质工学的品质控制理论和方法构成
熟悉品质工程对我国企业产品品质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
学习要求
掌握品质工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范畴
理解品质工学对质量的重新定义
思考品质工学理论和方法如何在我国广泛应用
第一章
学习要点
知 识 要 点
掌 握 程 度
权 重
品质工学理论及方法的形成
了解品质工学是品质管理的一种控制产品品质的方法
20%
品质工学的基本概念
清楚品质工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0%
品质工学理论体系
熟悉品质工学理论体系构成
20%
品质工学应用
掌握产品品质形成过程及品质工学理论方法的应用
30%
第一章
贝尔实验室外貌图
第一章
第一章
成立时间:1925年
总裁:华特·基佛德
产品:按键电话、传真机、晶体管、激光通讯、光电池等
专利:1项/天
学术论文:千篇/年
获奖:多项诺贝尔物理学奖
田口:1980年解决电路板开孔率
日本著名的和服工业城-多寡町
矿物材料自发电极性能简易测试装置
§1.1 概述
最初:从事和服生意
42年:跟随统计学家增山(masuyama)教授作统计工作
48-50年:统计数学研究所
50年: 日本电信试验室
65年:日本大阪青山大学
出生地
第一章
田口玄一
80年-今:品质工学
日本和服
第一章
第一章
戴 明 奖
日本质量管理最高奖
世界三大质量奖项之一,1951创立
威廉爱德华戴明博士,为日本战后统计质量控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60个日本企业获得戴明奖
享誉世界的质量奖项
戴明奖
蓝带奖
日本质量管理协会荣誉会员
休哈特奖
美国质量管理学会荣誉会员
罗克威尔奖
获 奖
第一章
研究方法
构造质量
评价质量
第一章
质量与成本
损失函数
SN比
正交表
既重视经济效益
又不局限于经济学
用统计学、工程学方法研究质量
精 髓
第一章
田口质量哲学
2
1
企业生存:持续的质量改进+成本缩减
2
3
产品质量的测量标准:产品对社会产生的全部损失
改变预生产试验程序:在产品的生产中建立质量特征函数
4
5
低质量带给顾客损失:与质量特性函数偏离目标值的平方成正比
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变化能够依靠测试特征函数方面因素(参数)的非线性影响得到缩减,任何目标的偏离均导致劣质
第一章
质量是最初即被设计到产品中的,而不是靠检验和审查出来的
质量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目标值偏离,而不是对规格进行修正
质量并非基于产品的外观特征或特性
质量成本可用作为产品特征变化以及测算全系统损失的一种函数来加以测算
田口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中国品质工学发展存在问题
1
研究学者与企业脱节,质量工程学的最新成果得不到实践
3
质量工程学普及工作不够,中小企业急需改进产品质量
2
缺少质量工程学指导应用的标准,与国外有差距
第一章
稳健性
质 量
产品、过程和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品质工学
产品在各种干扰影响下,输出特性能够稳定在较小范围内
§1.2 基本概念
品 质
产品上市后带给社会的损失。但要除去由于功能本身造成的损失
用统计学、工程学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设计和评价,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得到最佳质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第一章
实现开发阶段的三次设计
实现品质的“源流”管理
实现实用可靠的正交设计
实现品质与成本平衡
特点
第一章
技术开发
质量
产品使用
质量
产品设计
质量
产品生产
质量
第一章
品 质 形 成 阶 段
源 流
上 流
中 流
下 流
汽车车门的品质形成
矿物材料自发电极性能简易测试装置
汽车车门的安装现场
第一章
源流品质:车门成型的冲压技术,应能易于加工出任意形状和尺寸的汽车车门
上流品质:在设计车门时须考虑各种误差因素,得出稳健性产品,使各种样式的车门易于制造且满足消费者需求
中流品质:在制造现场,以产品图纸中的车门尺寸为标准,生产符合图纸要求的车门
下流品质:顾客所要求的汽车车门是否容易开启和关闭,车门与门框的缝隙越小越好
车门合格的汽车
品质特性分类
品质特性
产品、过程或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