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ppt

发布:2017-08-21约2.82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伤口包扎前的初步处理及注意事项 1)在对伤口进行包扎时,不能用脏物 直接接触伤口,以免造成伤口感染。 2)不可用井下水冲洗伤口,以免细菌 侵入血液中。 3)如果发现伤口内刺入了较长的钢筋、 木棍等异物时,此时,切不可因着急而拔出来,要保持原状,在进行简单包扎后迅速交由医院进行处理。 * 创 伤 急 救 开滦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姬光喜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及注意事项 行动原则 及时报告 积极抢救 妥善避灾 安全撤离 创伤急救方法 概述:现场急救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等。 一、急救的原则 对危重伤员要先复苏后搬运; 对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二、人体结构 1、骨骼系统 2、循环系统 3、呼吸系统 4、神经系统 骨骼系统 心血管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现场急救方法 人工呼吸 心脏复苏 止 血 包 扎 骨折临时固定 伤员搬运 三、现场急救方法 人工 呼吸 方法 口对口 吹气法 口对鼻 吹气法 仰卧 压胸 俯卧 压背 曲臂 拉伸 四、人工呼吸 让伤员仰面平卧,头部后仰;解开伤者腰带和衣扣, 轻轻撬开伤员嘴,清除口腔脏物;抢救者跪在伤员一侧,捏紧伤员鼻孔,掰开伤员的嘴。吹气前抢救者深吸气,然后紧贴伤员嘴,大口吹气。吹气完毕,要立即离开,并松开伤员鼻孔。照此方法反复操作,每分钟吹气14 -- 16次。 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两侧;两 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胸部两 侧乳头之下;借上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 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后仰,除去压力。如此 有节律地进行,推压次数应每分钟16-20次。 操作方法:伤员背部朝上,俯卧平躺,头偏向一侧,腰部垫起,伤员两臂前伸;救护者骑跨在伤员身上,双膝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放在伤员背部两侧,拇指指向脊柱骨,其他四指向外伸开;救护者身体前倾,挤压伤员背部,使伤员肺部空气呼出;救护者身体抬起,两手松开,回原来的姿势。这样反复进行,大约每分钟做14 -- 16次。 操作方法是: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次数一般可连续叩击1~2次,力量不可太猛,若无效,应立即放弃,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五、心脏复苏 操作方法是:首先将伤员仰卧平躺,解 开伤者衣扣,松开腰带;救护者跪跨在伤员 大腿两侧;救护者两手重叠,借助身体自重 向下挤压伤员胸部,压陷深度约4 ~ 5cm;挤 压后突然放松,但掌根不可离开,让伤员的 胸部自行弹起,反复而有节奏地进行挤压和 放松,每分钟大约100次。 体外心脏挤压 单人抢救 2 : 30 双人或多人抢救 六、止血方法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正常男性的总血量约占人体体重的8%左右。例如,一个60公斤的人,他的总血量为4.8公斤,约4800毫升。 当人的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就可出现明显的症状,如果大出血并且失血量达到人体总血量的40%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因此,遇到出血伤员时,争取时间,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止血,对伤员的抢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出血的特点 动脉出血:动脉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血流急,呈喷泉状或一股股向外涌出,这样的伤员一般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血色呈暗红色,血流缓慢呈持续性。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较鲜红,血液从整个创面渗出,找不到明显的出血点,一般可以自动凝固,危险性小。 2、失血的表现 失血量达到身体总血量的20%以上时,就可出现头晕、无力、脸色苍白、口干、心慌气短、手脚发凉、冷汗淋漓、呼吸急迫、脉搏快等现象。所以,当遇到出血伤员时,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3、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 指压止血法主要适用于较大动脉出血的急救。具体操作是:用手指、手掌或拳将出血的血管上端,即出血点的近心端,用力压向它下面的骨骼上,以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只能做为临时止血使用, 2)加压包扎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毛细血管、静脉或小动脉的出血,以及不能用止血带止血部位的出血。 3)加垫曲肢止血 加垫曲肢止血法,就是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以达到止血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