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ppt

发布:2024-11-18约5.8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扣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3-5次,并观察脉搏、心音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立即放弃,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操作方法,使伤员头底脚高,施术者以左掌置于心前区右手握拳在左手背上轻扣。胸外心脏按压术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者。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将伤员仰卧在木板上或地上,解开上衣和腰带,脱掉胶鞋。救护者位于伤员的左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压在另一手上,使双手重叠,置于伤员胸口三分之一处,(其下方为心脏)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地、冲击式向脊柱方向用力压,使胸骨压下3-4厘米;按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利于心脏舒张。按压次数80-100次为宜。按压过快,心脏舒张不够充分,心室内血液不能完全充盈,按压过慢,动脉压力低,效果也不好。注意事项;按压力量应因人而异。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应同时进行1:5。按压显效时现象。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矿工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因此矿工迅速地进行自救和互救使自己和其他人员能够安然脱险得救是非常必须的。所谓自救、就是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灾区或灾变影响的区域内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互救,就是在进行有效自救的前提下、没有受伤的人员妥善救护受伤人员的方法。矿工自救应遵循“灭、护、撤、躲”四字原则;矿工互救必须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矿工自救和互救是有严格要求的,它包括:熟悉并掌握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熟悉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熟练地使用自救器掌握发生各种灾害事故时的避灾方法;抢救灾区受伤人员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会最基本的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等。《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计划》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应能起到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受灾遇险人员的作用。《计划》内容应根据本矿的地质条件和自然因素,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瓦斯积聚、瓦斯喷出、煤与瓦斯突出、煤尘积聚、自然发火、外因火灾、透水、冲击地压和顶板大面积冒落等,做出估计,编制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计划》内容虽因矿井而异,但一般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文字资料1、总结归纳矿井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的多发地点、预兆及其他可遵循的规律。2、制订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以及必须完善的设施、设备、器材等的购置计划。3、确定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的处理方法和设施。1)确定安全出口和避灾路线、提供安全路标设置说明。2)规定避难硐室的设置地点、使用条件、向避难人员供风、供水的方法、以及构筑临时避难硐室的方法和要求。3)井下人员自救方法以及自救设施、设备情况和使用方法。4)抢救人员的行动路线、抢救方法和设施。5)控制、消灭各种灾害事故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6)控制、消灭各种灾害事故所必须的设施设备器材、工具等的数量,存放地点、使用方法和管理办法等。(二)图表资料1、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和通风网路图、反风试验报告及反风设施完好的检查报告。2、矿井供电系统图和井下电话的安装地点。3、井下消防洒水、排水、注浆、充填、瓦斯抽放和压风等管路系统图。4、地面和井下消防材料库的位置及其所储备的材料、设备、工具的品名和数量登记表。5、地面、井下对照图。图中应标明井口标高,地面铁路、公路、钻孔、水井、水管、储水池地面河流、积水区的位置、以及其他可供处理事故使用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的存放地点。(三)救灾人员的分工自救器和避难硐室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置的避难硐室。2首先,我们介绍自救器:他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事故时供人员佩带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从国内外事故教训来看、不少遇难者当时如果佩带自救器是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如美国50~70年代事故统计中由于爆炸和火灾死亡的728人中就有140人死于无自救器。我国78~79年内的6起大事故中也有81%的人员死于无自救器。那么自救器有那些种呢?3自救器分为隔离式和过滤式两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自救器必须定期进行性能检验过期和漏气的禁止使用。1过滤式自救器只适用于CO 中毒(火灾、瓦斯煤尘爆炸)2过滤式自救器型号主要有AZL-40、60、MZ-1、2型3结构:就AZL-40型,上外壳,下外壳,腰带环,前封口带、后封口带及过滤器等部件组成。4工作原理:自救器的过滤罐内装有由活性二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