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文学概论二考试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3-11约2.7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学概论二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杜甫

B.白居易

C.王之涣

D.李白

2.以下哪部作品被鲁迅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3.《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最典型的体现是:

A.宝黛之恋

B.宝钗之恋

C.林薛之恋

D.贾宝玉的孤独

4.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

A.鲁迅

B.巴金

C.老舍

D.茅盾

5.《呐喊》是鲁迅的哪部短篇小说集:

A.《彷徨》

B.《呐喊》

C.《朝花夕拾》

D.《野草》

6.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苏轼

7.《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领袖是:

A.宋江

B.武松

C.李逵

D.林冲

8.以下哪部作品被郭沫若誉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之作”:

A.《雷雨》

B.《茶馆》

C.《日出》

D.《原野》

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的作家是:

A.鲁迅

B.胡适

C.郭沫若

D.巴金

10.《骆驼祥子》是老舍的哪部作品:

A.《茶馆》

B.《骆驼祥子》

C.《四世同堂》

D.《离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家:

A.王维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E.苏轼

2.以下哪些作品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野草》

E.《狂人日记》

3.《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哪些性格特点:

A.多情

B.善良

C.孤僻

D.好色

E.诚实

4.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E.《水浒》

5.以下哪些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四大作家:

A.鲁迅

B.老舍

C.巴金

D.茅盾

E.郭沫若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2.分析鲁迅小说《呐喊》的主题思想。

3.举例说明《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这一情节的运用技巧。

4.简要评价《茶馆》中的人物形象。

5.分析《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形象的性格转变。

五、论述题(10分)

论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我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意义。

六、作文(30分)

题目:文学与人生

要求:结合自己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对文学与人生关系的认识,不少于800字。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A(杜甫)-杜甫因其诗歌内容丰富、情感深沉,被后人誉为“诗史”。

2.A(《红楼梦》)-《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3.A(宝黛之恋)-宝黛之恋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爱情故事。

4.A(鲁迅)-鲁迅以其短篇小说《呐喊》等作品,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5.B(《呐喊》)-《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多部著名短篇小说。

6.A(杜甫)-杜甫因其诗歌内容丰富、情感深沉,被后人誉为“诗圣”。

7.A(宋江)-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领袖,具有很高的智谋和领导力。

8.A(《雷雨》)-《雷雨》是曹禺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之作。

9.A(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

10.B(《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祥子的悲惨命运。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ABCDE(王维、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这五位诗人被合称为“唐诗四大家”。

2.ABCE(《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狂人日记》)-这些作品都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品。

3.ABC(多情、善良、孤僻)-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是多情、善良且孤僻,体现了其独特的个性。

4.ABCD(《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这四部作品被合称为“四大名著”。

5.ABCD(鲁迅、老舍、巴金、茅盾、郭沫若)-这五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四大作家。

四、简答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①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②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③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2.《呐喊》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①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②呼唤民众觉醒,追求民主与自由;③批判旧道德,倡导新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