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唐俊蛟.doc

发布:2016-12-28约6.2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 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高血压诱发的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姓 名: XXXXXX 身份证号: XXXXXXXXXXXXXXXXX 所在省市: XXXXXXXXXX 所在单位: XXXXXXXXXXXXX 一例高血压诱发的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地区 姓名 【摘要】本文是一例因体检发现高血压而诱发紧张不安、焦虑、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的案例咨询报告。求助者还出现了抑郁、害怕、注意力不集中,人际交往效率下降等不良情绪,甚至有时不能正常工作,感觉很痛苦,因此主动前来咨询,迫切希望摆脱现状。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认清关键问题所在,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进而缓解焦虑情绪和紧张行为,经过咨询后,求助者情绪基本恢复正常,紧张行为消失,能够正常开展工作,与同事人际关系正常,咨询效果确切。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焦虑、紧张、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简某,男,45岁,中专毕业,小学教师,已婚,出身农村,父母务农,家有兄妹3人,妻子为另一小学教师。救助者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工作一丝不苟。本人无重大疾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及精神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 1、SDS分:标准分60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2、SAS分:标准分63分,提示有中度焦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紧张不安、焦虑、难以入睡、工作效率下降1个月。 个人陈述: 我校一名老教师患有高血压病,一个月前在课间活动时,突然晕倒,后被紧急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诊断为高血压病脑梗塞,经治疗捡回了一条性命,但瘫痪在床,不能再参加工作。于是学校教师一起到当地卫生院测量血压,其他人都正常,唯有自己反复测量3次还是偏高,因此十分苦恼,想想自己平时也注意锻炼身体,怎么会患上高血压,其他人平时从不锻炼居然血压不高,同事们又议论纷纷,说什么那个老教师也是十几前患了高血压,现在出现了“中风”的后遗症,有的还会出现心肌梗塞等并发症,于是坐下来就会想到那个老教师瘫痪在床的样子,老是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入睡,逐渐发展为不愿和同事说话,工作效率下降,在当地卫生院医师的建议下,前来心理咨询,想尽快摆脱不良现状。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求助者衣着整齐,精神状态欠佳,面容憔悴,举止不安,言语清晰,说话流畅,谈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时表现得紧张和无助,情绪比较低落。 医师体检生长发育正常,无明显异常体征,测血压155/90mmHg,心电图正常,血生化检查各项指标正常。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主要症状 1、生理功能状态:难以入睡。 2、精神状态:紧张不安、焦虑、心烦意乱、抑郁、注意力不集中。 3、社会功能状态:人际关系下降,工作效率低,但能坚持正常上下班。 (二)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性别,男,年龄45岁。 2、社会因素:农民出身,小学教师,对常见病健康知识了解过少,不知道临界性高血压可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就能恢复正常。 3、心理因素: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缺乏沟通,做事过于追求完美,被紧张、抑郁、焦虑的情绪困扰,但不能找到有效的办法解决。 (三)诊断 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可诊断为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和一般心理问题。 (四)依据 1、简某无家族遗传病史和精神病史,体格检查除血压偏高外,其余项目正常。根据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无逻辑思维混乱等精神病性症状;其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可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救助者病程1个月,其主要问题是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偏差,及对高血压病并发症产生的焦虑,因疾病而诱发不切合实际的紧张情绪和行为反应,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反应内容未泛化,未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有很好的自知力和主动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五)鉴别诊断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项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没有产生幻觉、妄想,无逻辑思维混乱等精神病性症状;其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愿望,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病程1个月,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