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河流和湖泊 1.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2.主要湖泊:____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__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我国湖泊主要分布于________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三、长江的开发 5.治理:首要任务是________ 6.巨大的航运价值: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的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有“________”之称。 1.为什么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2.何为“天池”?我国著名天池有哪些? 3.长江为什么被称为“黄金水道”? 答案:1.该诗句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黄河的源头远在西部高山,黄河之水好像从天而降,二是指黄河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2.一般把山顶洼地积水形成的湖泊称为天池,多为火山口形成,我国有七大著名天池,分别是吉林长白山白头山天池、新疆天山天池、陕西太白天池、甘肃文县天池、江苏天池山天池、江西庐山天池和浙江莫干山天池。 3.长江航线自然条件优越,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低、成本低等优点;流域内资源丰富,沿岸有南京、上海等工业中心和众多城市,经济发达;与铁路、运河相交。 2.内外流区河流水文特征比较 3.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 4.表解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5.咸水湖和淡水湖的比较 3.长江的洪涝成因分析 4.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危害、治理措施比较 (1)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A.1970~1976年 B.1977~1984年 C.1980~1989年 D.1989 ~ 2000年 (2)该支流流入( ) 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 (3)1983年以来 ,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A.建设用沙量增加 B.兴建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连续干旱 【解析】 本题组考查河流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关系、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等知识。第(1)题,根据图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曲线判断,在1970年~1976年两者对应度最高,说明两者变化趋势最接近。第(2)题,该河流支流径流量较大,远远超过黄河与辽河;黑龙江流域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因此,该支流最有可能流入长江。第(3)题,外流河含沙量是由植被覆盖情况和土质状况决定的。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1983年以来,长江支流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有可能是植被覆盖率提高,或者是兴修水库使部分泥沙在水库上游沉积。 【答案】 (1)A (2)B (3)B (1)下列著名水利工程在长江流域范围内的是(多选)( ) A.都江堰 B.二滩 C.葛洲坝枢纽工程 D.小浪底枢纽工程 (2)从枝城到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是长江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河段,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荆江段应做的防洪工作是:________。 (3)长江流域的全国性商品粮基地主要有成都平原、________、洞庭湖平原、________和太湖平原。 (4)长江是我国重要的内河航运干线,有“黄金水道”之称,据估算,长江的运输能力相当于同等长度的40条铁路。简述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长江的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相关内容,解答时应紧紧围绕长江及其流域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第(1)题,长江因长度长、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对其开发主要集中在中上游。第(2)题,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严重,与其降水集中、流域面积广、地形平坦、河道弯曲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第(3)题,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沿岸地区,灌溉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第(4)题,长江沿线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其发展水运的条件优越;其运输需求大,航运价值高。 【答案】(1)ABC (2)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水流不畅 加固大堤、整治河道、裁弯取直、修建分洪区等 (3)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 (4)河流运输货运量大,运价相对便宜;长江流经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大,中下游地势平坦,江阔水深;长江流域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贸易交易频繁;长江干支流与湖泊、人工运河贯通,并与许多南北向的铁路、公路干线、输油管道和海上航线衔接,是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一、单项选择题 (2014·副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某时段内降水与蒸发的差额),回答1~3题。 1.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大 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