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流与湖泊课件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长江的开发利用 (1)巨大的水能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长江的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刚果河、亚马孙河。 三峡工程的效益 三大主要的效益:防洪、发电、航运 其次是: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效益 为什么长江有“黄金水道”称誉? a、工程措施 加固堤防 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 b、生态措施 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 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4)、长江水系图 重庆 武 汉 宜昌 湖口 上 海 上 游 中游 下游 长江各河段特征 下游: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 江海相连,航运便利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4)、长江水系图 岷 江 宜宾 乌 江 嘉 陵 江 重庆 洞庭湖 武 汉 宜昌 汉 江 湖口 鄱阳湖 赣 江 上 海 湘 江 雅砻 江 沱沱河 通天河 金沙江 虎跳峡 二滩 涪陵 思考: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1)水能丰富---上游 水能丰富 水能蕴藏量由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地形起伏大、落差大 水流急 气候:降水丰沛 流量大 2、水利开发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到湖北宜昌,依次由瞿塘峡(最短、最险峻)、巫峡(以曲折、秀丽闻名)、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组成,全长204千米。河谷特征是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重 庆 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急湍,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三峡工程防洪效益: 控制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 荆江河段百年一遇,缓解对沿江大城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的淤积,减少分洪造成的损失。 长江三峡工程,发电量为葛洲坝水电站发电量的6倍。 长江的主要的水电站 二滩 龚嘴 铜街子 安康 五强溪 丹江口 三峡 葛洲坝 隔河岩 (2)、航运价值(黄金水道) ①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模式 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气候:降水量多而均匀, 河流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航运条件好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密集,城镇众多 工农业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航运价值大 ①地处湿润地区,流域降水量大,流量大;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慢,江宽水深; ③无结冰期;通航里程长 ④长江流域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工农业 经济发达,运输大; ⑤长江与其它交通线交织成网,便于联系 东西、南北的交通。 自然条件 社会经 济条件 ②长江航运的条件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如此优越的天然航道,在世界大河中也是不多见的。所以,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 3.长江的水患(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自然原因:降水量大而集中,夏季多暴雨; 南北支流众多; 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 人为原因: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 重,河湖淤塞;围湖造田,湖泊面积急剧减少,调蓄能力下降 (1)原因 (2)治理长江水患的措施 黄 河 巴颜喀拉山 渤海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中国第二长河 青 海 四 川 内 蒙 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渤海 巴颜喀拉山 甘 肃 宁夏 黄河流经的省区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 蒙 古 高 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黄河源头之——约古宗列曲 河口 旧孟津 上 游 中 游 下游 (7)各段水文特征: 上游:水量大、多峡谷、富水力 中游:多支流、多泥沙 下游:“地上河” 2、黄河的贡献 丰富水能:尤其是黄河的上游 塑造平原 :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灌溉水源: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3、黄河流域在不同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 “地上河”,洪涝灾害严重 中游: 下游: 上游: 荒漠化严重 自然因素 黄土土质疏松 多暴雨 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 (樵采、开垦、采矿) 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 水土流失 →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淤积河床 → 地上河 黄河的灾害及治理 如果让你去治理黄河,你认为应该采取那些措施? 防洪:修黄河大堤;修分洪、蓄洪工程; 治沙: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把土地“分割”到户。 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