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物流管理》第三章_仓储管理(课用).ppt

发布:2017-05-28约6.04千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抽屉式层架 托盘式货架 阁楼式货架 悬臂式货架 移动式货架 重力式货架 五、库存控制管理 库存控制的责任是要测量特定地点现有库存的单位数和跟踪基本库存数量的增减。这种测量和跟踪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其主要的区别是速度、精确性和成本。 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库存控制法是订货点法: (一)定量订货法 (二)定期订货法 订货点法 在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中,在掌握订货的时机上,一种是当库存下降到一定的数额时组织订货,称为定量订货法;另一种是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组织订货,称为定期订货法。两种订货法统称为订货点法。 (一)定量订货法 定量订货法是预先规定一个订货点,即一个确定的库存量。当实际的库存量降到订货点时,就按预先确定的数量组织订货,每次订货的数量不变,而订货的间隔时间却随需求速率的变化而变化。定量订货法的关键是确定订货时的库存量标准应为何值。这个标准的计算公式如下: 订货点库存量=平均日需求量×订货时间+安全库存量 订货时间为提出订货到货物到达时间,有时称为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即为缓冲库存,用以预防在需求速率和订货时间发生意外变化时出现缺货。 安全库存可以通过直接的预测期望求出,即通过预测提前期内日需求量的最大值减去提前期内日需求量的平均值的差,乘以提前期,求得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提前期内预计日需求量最大值-提前期内日需求量平均值)×提前期 例题1 某企业甲种物资的订货批量为750t,订货间隔期为30天,订货时间为10天,平均每日正常的需要量为25t,预计订货期间日最大需求量为40t,利用定量订货法实施订货,求其应采取的订货策略。 解:订货点数量=25 ×10+(40-25) ×10=400(t) 答:订货策略是当库存量降到400t时按规定的750t实施订货。 (二)定期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是预先确定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查库存量,并随即提出订货,补充至一定的数量。这种订货方法的特点是: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确定,每次订货数量不固定。每次订货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订货量=平均日需求量×(订货时间+订货时间间隔)+安全库存量-实际库存量-订货余额 实际库存量为订货日的库存量 订货余额是过去已经订货但尚未到货的数量。 例题2 该企业的订货批量为750t,订货时间间隔为30天,订货时间为10天,平均每日正常需要量为25t,预计订货期间每日最大需求量为40t,订货日的实际库存量为600t。订货余额为零。求采用定期订货法时的订货策略。 解:订货量=25 ×(10+30)+150-600=550(t) 答:按照题中给定条件当订货日的实际库存量为600t时,订购量应为550t。 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比较起来,定量订货法一般适用于常年销售和销售量比较稳定的商品。优点是每次订货数量比较稳定,操作比较方便。 定期订货法适用于零售和销售量不稳定或品种多的商品。其优点是,订货间隔期确定,可同时采购多种货物,从而降低订单处理成本和运输成本。 入库检验 1、检验方法和标准(基本) 2、物品查验方式:全检、抽检 3、物品数量检验 4、物品质量检验 :外观、内在 入库交接和登记 1、交接手续 (1)接收货物 (2)接收文件 (3)签署单证 2、登账 3、立卡 4、建档 (二)货物的保管(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存货保管的具体步骤为: 1.分区、分类和编号(四号定位法) 2.堆码和苫垫 3.盘点 4.养护 例:堆码苫垫(1) 堆码苫垫的基本形式 重叠式 堆码苫垫的基本形式 纵横交错式 例:堆码苫垫(2) 堆码苫垫的基本形式 仰伏相间式 例:堆码苫垫(3) 堆码苫垫的基本形式 栽柱式 例:堆码苫垫(4) 例:堆码苫垫(5) 堆码苫垫的基本形式 压缝式 例:堆码苫垫(6) 堆码苫垫的基本形式 通风式 例:堆码苫垫(7) 堆码苫垫的基本形式 衬垫式 例:堆码苫垫(8) 堆码苫垫的基本形式 鱼鳞式 (三)货物的出库 仓储作业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发货出库。仓库管理人员根据业务部门开出的商品出库凭证,进行物品的搬运和简易包装,然后发货。 1.商品出库方式 两种:一种是送货;第二种是自提 。 2.商品出库作业 两项:发货前准备和发放商品出库。 3.发货检查 对发货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控制仓库出口处的差错。 四、仓储成本 空间成本 资金成本 运作成本 库存风险成本 四、仓储设备设施 层格式层架 第三节 库存控制管理 一、库存的概念 二、库存的类型 三、库存作用与弊端 四、库存成本管理 五、库存控制管理 一、库存的概念 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所以资源的闲置就是库存,与这种资源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没有关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