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要点及质量控制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要点及质量控制的研究
【摘 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以及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主要针对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提出了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以供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冲孔灌注桩 施工工艺 控制要点 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桩基础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桩基础桩主要的类型包括: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和冲孔灌注桩等几种。冲孔灌注桩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桩基形式,由于它较多作为群桩基础运用,且施工时间长,桩身较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工期、投资造成影响很大。然而由于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复杂且地质情况复杂多样,若不加强控制,会较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做好冲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论述了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楼项目是由2栋商业住宅楼和2栋商铺裙楼组成,为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16层。
根据地质资料主要为填土层、冲积淤泥质土、砂、粉质粘土以及残积土,下卧基岩为强风化层,局部地方有溶洞。场内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和石炭系岩溶水, 地下水场地分布呈透镜状体分布,地下水位埋深为0.1-5.8m。工程场地地下水位较高,且存在较厚的淤泥和粉细砂层。局部地段软硬互层带比较发育。基础原设计因地质情况复杂,为冲孔桩,设计桩径为φ1000。
2 施工准备工作
2.1 开工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单位资质报审,工程定位报验,施工进度计划报审,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报审,开工报审。
2.2 冲孔前准备
(1)机具选择: 选用ZK5000型和ZK8000型冲孔桩机,钢筋笼现场分段制作,再将钢筋笼从制作场运至孔口附近,然后利用冲桩机本身起重能力吊装安放,孔口焊接。砼采用商品砼,用砼输送泵输送砼或搅拌车直卸,水下导管法灌注。
(2)护筒采用4~8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高度1.5m,内径为D(桩径)+20cm,护筒上部开设1~2个溢浆孔;校核桩位中心后,在护筒四周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护筒埋设深度一般为1.2~1.5m。
3 施工工艺流程
冲孔灌注桩工艺流程见图1。
4 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4.1 冲击成孔
(1)桩机就位对中时应保持机架平稳,行管下的枕木应用砂袋垫平垫实。(2)开孔阶段:桩锤中心必须对准桩位中心,并保持机架平稳,不能发生位移,倾斜和沉陷。开孔阶段采用小冲程密击,锤高0.4~0.6m,并及时加片石或砂砾石和红土造浆护壁。(3)冲进过程中应注意对照地质勘察报告,在松软土层中冲进时,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及土层情况控制冲进速度,在硬层或岩层中的冲进速度要严格控制。(4)当进入持力层冲进约100mm后清孔并取样,会同监理、建设单位、地勘部门现场人员一起对其岩样进行鉴定,确定岩样为设计要求的持力层并做好会签记录,再按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继续冲进。
4.2 一次清孔
终孔后应进行第一次清孔,将钻头提离孔底约50cm,按规范调整泥浆比重第一次清孔,清孔时间约30min; 第一次清孔完成后孔内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25左右。
4.3 安放钢筋笼及导管
(1)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得左右旋转。若遇阻时,严禁高起猛落强行下放。(2)钢筋笼对接完成全部入孔后,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安放位置,为防止浇灌混凝土时钢筋笼窜动造成错位,应按实际标高计算吊筋长度,设置4根16吊筋下放并伸至机台面,点焊于机台上(安装定位及防止上浮)。(3)导管使用前要预拼接进行气密性试验,试水压力为0.6-1.0MPa,以不漏水、不冒气为合格,导管内壁应光滑平整,法兰盘螺眼分布均匀,每个螺眼到导管中心距相等。
5 施工中质量控制
5.1 泥浆控制
泥浆比重用泥浆比重计来测量,严格按照规范来控制泥浆比重:成孔时泥浆比重控制在1.3~1.40,灌注前的泥浆比重控制在1.1~1.15。如果泥浆粘度大,成孔时会造成孔壁泥皮太厚,因此解决办法一是使用优质泥浆,快速成孔,减少成孔时的泥皮厚度,控制好泥浆比重,二是灌注前做好清孔工作,使泥浆粘度、比重、含砂量满足规范要求。
5.2 钢筋笼制作及安放控制
(1)钢材进场按批次报审,每批应有合格证,经监理代表签字认可后,送检测中心作机械性能测试、焊接性能测试和重量偏差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钢筋笼制安采用点焊成型,在同一截面内主筋接头不得多于主筋总根数的 50%,相邻两个接头错开高度不得小于35d( 钢筋直径)且不小于 70cm。(3)钢筋笼制作顺直牢固,焊接应符合规范规定(主筋间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