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H3 数据通信技术[dmdream].ppt

发布:2017-05-26约6.06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s 传输媒体 1、 导向传输媒体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2、 非导向传输媒体 地面微波 卫星微波 无线电波 红外线技术 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 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置,再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起来。绞合的导线可以减少相邻线对的相互干扰。多对绞合导线构成了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可用于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 价格低,安装方便,但带宽窄,抗干扰性能较差。 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 类型 阻抗 返回损耗 近端串扰 1Mhz ?100m ?100m 3类UTP 100? 12db 43db 4类UTP 100? 12db 58db 5类UTP 100? 12db 64db 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绞合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以及保护塑料外层组成。 由于外导体屏蔽层的作用,同轴电缆具有较好的抗干扰特性(特别是高频段),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通常按特性阻抗数值不同,可分为两类: 50 Ω同轴电缆:数据通信中传输基带信号 75 Ω同轴电缆:模拟传输系统(CATV) 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 光纤通常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纤芯和包层构成。纤芯很细,直径为8-100um,且折射率较高,包层相对折射率较低。多根光纤构成光缆。 光波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通过纤芯传导。通过传递光脉冲进行通信。 光纤通信衰耗小,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保密性好。 多模光纤:多条不同入射角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 单模光纤:直径只有一个光波长大小,直线传输。 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 在交通不便、施工不便的地方(高山、海洋、城市),或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使用无线传输方式,成本较低。 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要求在运动中进行电话通信或计算机通信。 无线电波可以在自由空间各个方向传播,实现多种通信。这种通信不使用前述的各种导向传输媒体,故称为“非导向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 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频段特性进行通信。 传统无线电:长波、中波、短波 甚高频、特高频、超高频、极高频 微波通信(2-40GHz,直线传播) 地面接力微波:在地面建立若干微波中继站,中继站将前一站信号接收,放大后转发到下一站,实现“接力”式传输。 卫星通信:将微波中继站放在卫星上实现。通信建立远,覆盖面积大。 传输媒体 地面微波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为1~20 GHz,其特点是直线传播,因此只能在视距范围内进行传输。由于受到地形和天线高度的限制,两微波站间的通信距离一般为30~50 km。 传输媒体 卫星通信的最大特点是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同步卫星发射出的电磁波能辐射到地球上的通信覆盖区的跨度达18000多公里。理论上只要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地放置 3 颗相隔 120 度的卫星,就能基本上实现全球的通信。 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 无线电波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在应用上,无线电波是全向传播,而微波是定向传播。 无线电波不同频段用于不同通信方式 3 ~ 30 MHz,用于短波通信; 30~ 300MHz,用于数据通信; 蜂窝无线电移动通信。 传输媒体 红外线技术已经在计算机通信中得到了应用,例如两台笔记本电脑对着红外接口,可传输文件。 红外线链路只需一对收发器,可调制不相干的红外光,在视线距离的范围内传输,具有很强的方向性。 传输媒体 物理层及通信接口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最低一层,向下是与物理设备之间的接口,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接,使二进制数据位流通过该接口从一台设备传送给相邻的另一台设备;向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输服务。 物理层接口不仅包括 DTE-DCE之间的接口,也包括DCE-DCE之间的接口。 物理层及通信接口 物理层通过执行建立物理连接和数据传输等功能向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从物理链路的构成来看,物理层可处于多种环境之中,不同类型和特性的物理链路由不同的物理层协议描述。 物理层协议与通信设备的接口特性密切相关。 物理层及通信接口 1、 通信接口特性 2、 物理层接口标准 EIA-232-E接口标准 RS-449接口标准 物理层及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特性是指DTE和DCE之间连接的物理特性。 这种连接特性与所选用的DCE类型、传输信道(模拟/数字)、通信方式(半双工/全双工)和通信速率有关。 物理层标准主要描述了通信接口的相关特性。包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