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地层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pdf
-84-科学技术创新2018.33
淤泥地层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王进先
(中国电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044)
摘要:福州地铁5号线凤山路站施工与现状污水管相冲突,需对污水管道进行改迁,改迁穿越段为淤泥地层且水位极高,施
工难度极大。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勘察资料,对现场顶管施工中的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关键参数、顶管机的进出洞关键技术及泥浆
置换进行了研究,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泥水平衡顶管;淤泥地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18)33-0084-02
新建地铁车站及盾构区间线路难免会与既有市政管线发生根据凤山路站详勘资料,MEZ3-S11、34、67、08~33、76~90孔
冲突,导致市政管线改迁重建,改迁后的管线穿越段多地质或位接近1#~7#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深度9m左右,污水
地标建筑物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在以往相关研究中,明永成,管道埋深7m左右,结合地勘孔位的地勘资料数据,污水顶管沉
[1,2]
黄少斌对长距离顶管技术在市政排水施工的应用进行了研井开挖范围内土体主要为淤泥,流塑~软塑状态,顶管施工极易
[3]
究;李胜对泥质砂岩中顶管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由以往研究出现姿态失控,且盾构穿越段周边建筑物复杂,施工难度极大。
可知,顶管穿越淤泥地层中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研究相对较施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根据勘察结果知,地下水位标高为
少。本研究依托福州地铁5号线凤山路站施工中的污水管改迁3.68~7.32m,稳定水位埋深为0.90~3.80m,稳定水位标高为
工程,对淤泥地层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3.18~7.22m。
1工程概况2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关键参数
因福州地铁5号线凤山路站施工与现状污水管相冲突,根目前,国内常用的顶管施工技术包括挤压式顶管、泥水平衡
据在车站基坑周边2米范围内的管线改迁原则,冲突部位管道顶管和土压平衡顶管。本工程管道顶进为淤泥层,多处属于长
需进行改迁。其中管径DN1000的污水管改迁中埋深平均在8距直线顶管,地下水量丰富、水位较高,基于以上特点和对策,本
米左右,根据周边的地形地貌及环境限制,需要实施顶管改迁工程顶管工艺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设备为泥水平衡NSPD-
作业。线路起于福州市仓山区盘屿路与东岭路交叉路口向北1000型顶管机。
160米左右的西线行车道左道边沿,向东至东岭路南线的绿化本工程顶管施工根据设计图纸的井室位置、地面运输和开
带上,然后向西穿越东岭路至金州加油站出入口,一直沿盘屿挖工作坑的条件、顶管需要的顶力、后背与管口可能承受的顶
路东侧绿化带向南延伸至透浦一路与盘屿路交叉口向南力等因素确定顶管单元长度鉴于本工程土质参数基本相同,
50。
655.44顶力计算时分不同管径取一个最大管径和最大单元长度进行
米,转西横穿盘屿路东线结束,全长米,全线共个接收
井(D=4米)、3个工作井(2个圆形井D=7米,一个矩形工作井4计算。
米×7米)。在顶管施工中的工作井、接受井埋深2倍范围内有通2.1顶力计算。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讯塔1座,距离2#工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