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合理运动平衡膳食生活方式决定健康.doc

发布:2017-01-26约2.8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合理运动平衡膳食 生活方式决定健康 “出门就打的,上楼坐电梯,吃喝进饭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的改变当沉浸在些看似“舒适”的生活中时,不少人开始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打起交道来。而在这些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长的同时,“如何生活,如何获得健康”等话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数字:八成死亡源自慢性病 “生命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健康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如今,每逢朋友相聚时,30出头的朱先生总要叮嘱对方这些话语。 几天前,朱先生的一位挚友在赴一次饭局时,刚离开餐桌就突然出现昏迷,虽然经过及时抢救,但仍然没有苏醒。医生的诊断是:酒精中毒引发心脏病突发导致猝死。同时,医生说他早就有心脏病。 朱先生说他平时因为工作几乎不怎么锻炼又经常有应酬,结果就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发生在朱先生身边的事,在生活中也许只是一个个例,不过,这背后却显示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人并没有重视生活中种种陋习的危害,吸烟、酗酒、作息无规律,缺乏运动,等等。然而,当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它就开始向没有防范意识的人们显示它们的“威力”。 据我省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16.9%。其中,农村为12.6%,城市则高达29.6%,是农村的2.35倍。其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已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在全国,慢性病死亡占所有死因中的比例由1991年的73.8%上升到2000年的80.9%。孙纪新说,“可以说,到现在有八成以上的死因都是来自慢性病。” ■原因:不良生活方式是祸首 “几乎所有的慢性病都和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田万春表示,慢性病的成因有一多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远远高于农村的主要原因。 专家指出,临床中发现的大量的癌症患者多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如抽烟、被动吸烟及酗酒,经常熬夜吃夜宵,膳食以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居多而粮、薯、豆减少,在车水马龙的街道呼吸汽车排放出的尾气,甚至在家炒菜时吸到油烟雾气等等,都有致癌的可能性。 另外,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系列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约40%不吃杂粮,不吃早餐的比例比较高,18岁之前开始饮酒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居民参加锻炼的比例仅为14.1%,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较重、睡眠时间不足。 令人担忧的是,多数人对来自日常生活中危害健康的因素缺乏认识,不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还没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甚至许多人还把有害的生活方式当成是“享受”、“享乐”,误以为“美酒飘香”、“烟雾缭绕”、“大鱼大肉”为“享福”,自己的健康因“享福”受损,本人却浑然不知。 田万春说,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人类对自身的健康也应该有一个科学文明的观念,同样积累健康就要积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 ■ 倡议:要健康,生活方式很关键 每天多锻炼一点   每天延长10分钟的健身时间,就可以多烧掉75到100大卡的热量。 不管是通过运动、骑车、做家务活,这些都可以达到运动的效果,但各种关键在于你自己能否坚持下来 各种活动的强度不同,要求也不同,比如在中等强度活动时,会感觉心跳和呼吸加快,用力,但不吃力,可以随着呼吸的节奏连续说话,但不能唱歌。 开始锻炼时选择感觉轻松或有点用力的强度,给自己足够的时间适应活动量的变化,再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时间。锻炼要坚持,每周至少5次。 当有一天感觉到日常习惯的活动强度吃力时,可能是身体的一时不适,也可能预示身体内各种潜在疾患的发作,请勿勉强坚持,可以减慢速度或停止活动,如果这种不适持续,应及时就医。 饮食:少油少盐多品种 怎么吃才健康,怎么吃才有营养———这也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对此,雷敏指出,健康的饮食在于平衡膳食。既不缺乏,也不过剩,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因此,根据我国人群的膳食特点,保持合理膳食的关键应做到以下几点: 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居民谷物、薯类消费分别下降11%和49%。 专家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100克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碾磨得过于精细的米面,表层所含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将会随糠麸流失掉。 蔬菜水果缺一不可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利于保持心血管的健康。一般说来,红、绿、黄色较深的蔬菜和深黄水果含营养素比较丰富,所以应多选用深色蔬菜和水果。 另外,近10年来,人们食用薯类较少,但薯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