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人工湿地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 综述 3
1.1 项目名称 3
1.2 工程概述 3
1.3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 3
2 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参数选择 4
2.1 设计选型 4
2.2 设计基本理论 4
2.3 设计参数 5
3 其他设计要素的确定 8
3.1 地址选择 8
3.2 进出水布置系统 8
3.3 植物选择 9
3.4 填料选择 10
3.5 预处理 12
4 工程费用 13
5 污染物去除效果 14
5.1 对TSS去除效果 14
5.2 对COD去除效果 14
5.3 对BOD去除效果 14
5.4 对重金属去除效果 15
6 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16
6.1 防渗和堤防工程 16
6.2 堵塞问题和解决方案 16
6.3 植物系统管理 17
7 施工图纸 18
1 综述
1.1 项目名称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人工湿地系统工程
1.2 工程概述
本项目人工湿地系统主要用来处理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水力学物理实验的出水,此外还起到生态景观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采用世界上最流行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它是在挖掘的防渗池中填满多孔介质,这些介质通常是砂子或砾石,水位被保持在稍微低于介质的顶层,多孔介质作为挺水植物根系的支持基质。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具有占地少,处理效果较好,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工程基建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对BOD,COD,SS,重金属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好。
人工湿地系统剖面图
1.3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
对SS: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
对有机物:有机物通过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吸附,经同化及异化作用被除去。
对N、P: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周围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保证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够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将其去除。
对重金属:金属离子可以与土壤有机质发生螯合作用形成沉淀,微生物对重金属也有吸收、吸附、解毒和转化作用,另外还有超累植物的储存和挥发作用。
2 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参数选择
2.1 设计选型
为了保证出水能够达到汇入市政管网的指标,方案采取二级串联式,工艺组合可以有回流式进水和阶梯式进水。
回流式可稀释进水的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并减少处理出水中可能出现的臭味问题,出水回流还可以促进床内的硝化和反硝化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