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活污水处理及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方案.doc

发布:2017-10-17约8.37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活污水处理及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方案 1.1项目概况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有以下特征: 重大历史任务, 并明确了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 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 ,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XXXXXX是一个300年历史的古村寨,是一处和谐相融的生态家园,是一方正在悄然变化的热土,是个清代民居XXXXXX寨。2005年,该县委托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对古村寨进行了旅游规划,力争将该古村寨打造成乌江文化第一村。2008年,XXXXXX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之一,在县帮扶组的建议下重点开发旅游产业,充分利用XXXXXX浓厚的历史文化和依山就势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民族风情乡村游。? ? XXXXXX污水处理厂及人工湿地的建设,能改善景区生态环境,改善水体水质,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系统。XXXXXX风景区是促进旅游发展事业的亮点,因而,XXXXXX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1) XXXXXX人工湿地工程是周边镇区发展的需要 XXXXXX湿地工程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顺乌江达重庆涪陵入长江,XXXXXX的水系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边地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建设XXXXXX湿地工程,可以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进而统筹和周边地区各种发展资源,实现土地的高效和高质的利用,促进周边地区发展。 (2)人工湿地污水资源化利用是XXXXXX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XXXXXX景区污水处理系统及人工湿地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遵循“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的新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示范计划(项目)。实现板桥乡污水“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建设板桥乡“第一代新农村”的需要,对建设新农村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通过污水处理厂及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可以改善景区生态及周边乡镇生态环境,进而提升全乡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板桥乡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处理规模 m3/d 150 2 总占地面积 m2 550 景观式设计 湿地面积 m2 480 3 水力负荷 0.2/m2d 0.2 4 运行天数 d 365 5 工程总投资 412350.00万元 1.4设计原则 1.4.1 因地制宜原则 针对农村分散式户用生活污水等不同的处理对象 ,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不拘泥于固定的形状、水质种类和处理负荷等 ,通过严谨的水力计算 来进行优化设计。 1.4.2 无能耗原则 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加人工湿地与其他污水处理方式相比,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无能耗 ,从污水处理的长远意义上讲 ,这 也是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加人工湿地在水处理行业中将一直被延用下去的重要原因。在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加人工湿地的具体规划上 ,要把握因地制宜的前提下 ,有效利用进出水的高程差 ,尽可能的减少人为的动力因素 ,使污水在整个的流动过程中只依靠重力的作用而运行。 1.4.3 低投入原则 在规划上 ,可以结合原有天然湿地或塘体 ,对其进行改造建设 ,减少耕地占用;在建材使用上 , 要考虑就近取材 ,湿地中所采用的填料并不拘泥于常规种类 ,只要具有填料所需相似性质的耐用材料都可用作填料;在运行上 ,要结合无能耗的原则和合理的规划 ,在保证湿地正常运行的前提下 , 尽可能的减少人力和动力投入 ,降低运行成本;从而实现湿地整体的低投入。 1.5 设计目的 该景区实施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加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景区生活污水,一是实现经济效益。污水处理的直接经济效益与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密切相关。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作为灌溉水或其他用途使用,从而节约淡水资源。同时,农村地区环境条件的改善可降低与污染有关疾病的传播,减少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二是实现环境效益。XXXXXX景区缺乏治理条件,集中安置农户采用此项目,可就地处理生活污水,有效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