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培训指南
作者: 来源: 时间:2009-9-19 9:14:24 阅读3971次 【大 中 小】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一、???????
?
第一章? 新课程理念
第二章 现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
第三章 数学学习方法
第四章??????
1、为什么要从理念谈起
理念支配行为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理念的更新
理念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案例分析的终点
2、关于数学课程
三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根本: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3、关于数学
四种价值:数学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工具性);数学是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基础性);数学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教育性);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文化性)。
4、关于数学学习
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呈现方式应是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的;过程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
5、关于数学教学活动
起点: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要点: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支点: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6、关于评价
过程评价—— 诊断、激励、改进的多元价值取向
?终结评价—— 学习水平、情感态度的多元目标取向
7、关于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运用: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8、教学目标—— 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模块目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
章节目标:知识技能上的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上的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
9、数与代数
传统体系仍然存在
删去的、降低要求的多,增加的、提高要求的少
对待个别点上的争论,坚持“适用”原则
10、空间与图形
从空间到平面、从图形到元素、从实验到论证
新的体系、新的要求
关于几何论证:原来是用演绎方法建构几何体系,从中学会证明;现在是专辟一块为学会证明而学习证明
11、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
a——“了解?/SPAN感受”
b——“理解?/SPAN体验”
c——“运用?/SPAN探索”
12、到达操作层面上的新课程
新的要有,但不是新课程的全部
旧的要留,但需要先舍去一部分
新与旧的整合构成完整的新课程
13、课堂教学新的着力点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
探究学习方式(探究)
合作学习方式(合作)
多形式的学习活动(活动)
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联系)
媒体的使用(媒体)
?
二、重点要求
通过培训,教师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理念及其作用
2、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六个基本理念
3、初中数学新课程的目标与要求
4、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三、思考与练习
1、理念是______。
2、数学的四种价值:工具性:___;基础性:___;教育性:___;文化性:___。
3、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呈现方式应当是___;活动是___;过程应当是___。
4、新课程三维目标的“三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可以描述为如下三个层次:a“__”,b“__”,c“__” 。
6、课堂教学新的着力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
8、新课程刚开始时,多数公开课侧重于展示一些新的教学行为,现在正逐步向如何选择教学行为,以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方面发展。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
专题二:参与新课程──我们需要具备什么
?
一、???????
?
第五章??????
?
(一)、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2.科学文化素质
(1)数学专业知识
(2)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3)数学史知识
3.能力素质
(1)??????
(2)??????
(3)数学教师的能力素质也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接收并加工数学教学信息的能力;传递和研究数学教学信息的能力;接收数学教学反馈信息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
(二)、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几点思考
⑴、教师制度专业化。
⑵、教师需要有从事教育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