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领导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NGO领导 第一节 NGO领导能力概述 定义:协调统合组织内、外部资源,展现决策能力,为组织创造本身的优势,并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即使在平庸者的领导下,许多企业和政府机构也能够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但在NGO,领导能力的平庸则会立即暴露出来。 NGO领导者兼具一般管理之协调者、整合者、咨商者、沟通者以及专业者的角色。 在与内部关系方面。领导者重视与组织内部成员间之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主要是以共同的使命(愿景)为基础,并强调因理念而结合。因此,领导者大都重视非正式关系,不但尊重而且信任成员,让每个人觉得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都是一个领导者,因而展现出来的即是一种和谐的工作气氛。 在与外部关系方面,领导者更注重展示组织的社会性与公共性,其中主要包括:与政府的关系,与其他NGO的关系,以及与所在社区的关系等。 在领导策略上,采取民主式的领导风格,籍着充分的授权,以及重视由下而上的决策历程,让各部门提出自己的工作与活动计划。 在激励行为方面,领导者多偏向以工作价值与成就等“内在激励”的方式,来鼓舞组织成员,以建立信任与关爱的关系。 许多领导者特别着重于沟通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领导就是意念的沟通”,甚至除了观念上的沟通,也要取得行动上的协调。 在整个组织层面,行成“同好学习”“理念互动”的组织文化,以及注重“互敬互爱”的团队精神。这种组织文化的内涵与形成方式,值得公私部门的学习。 对NGO的领导者来说,主要的工作有: 保持组织的远见和弹性,避免僵化 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寻求机会突破创新 构建寻求机会的组织机制 构建新体制 创新战略 选拔领导人 平衡决策 项目如何创新? 寻找未满足的需求 产生思想火花 创新并转化为机会 贴近基层并识别社区或弱势群体最迫切的、 最优先的未满足的需求 思想火花来源于教育、工作和生活经历以及个体社会网络,需要领导者不断思考、集思广义、调查和学习。 组织创新: 如治理结构的建立 运营模式创新: 如小额信贷 管理方式创新: 如受益群体参与项目的执行与评估 二、NGO领导者和组织使命 对于NGO来说,领导的权威是和组织的使命结合在一起的。作为NGO的领导者,第一要务为:思考并定义组织使命;第二要务为:将使命陈述转化为明确具体的行动目标。 使命可以是永恒的,目标可以是短暂的或可以因使命的完成而进行大幅调整。 目标必须服从使命。 目标确立和管理的要求: 必须和环境相适应; 关注最终的受益者:目标市场或终端客户; 必须明确,然后必须转化为明确的目标市场; 美国心脏协会根据资金筹措情况把美国公众划分为41个不同的细分市场; “一个正式任命的主管牧师,如果能够集中力量同时为5个细分市场的居民提供服务,即使不十分精明能干,也可以在5-7年的时间里建成一个大型的教堂。当然他要为5个细分市场配备5个尽职的分管牧师:青少年、单身男女、年轻夫妇、卧病在家者、老年人。当然,为这5个分管牧师设置的目标必须根据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必须为每一个目标群体制定一个具体的营销计划; 以实际的营销措施来贯彻落实; 以人才和资金的分配方案来联系特定的细分市场。 需要设计一系列的交流沟通和培训; 了解谁应该做什么工作,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以使他们充分了解其工作特性(该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做?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需要采取什么方法?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 需要充足的内、外部资源保障; 了解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耐心获取反馈信息,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NGO的领导机构 国外:非专职人员组成的董事会(理事会)负责“治理” + 专职的支薪经理(如总裁或秘书长)负责“管理” 我国:政府或半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大部分领导功能,NGO本身的运作更多限于执行层面。 * * 治 理 管 理 定义是什么? ● 治理是确保组织及其资源管理具有公信力和高效率。 ● 管理是指导工作的过程,以确保员工和资源能发挥最大作用,实现组织目标。 谁负责? ● 理事会整体 ● 执行主任及主要员工 主要的角色和责任是什么? ● 确保组织具有使命、策略以及长期目标。 ● 代表利益相关方监督执行主任和高级管理者的工作。 ● 确保建立各种体系,使组织向所有利益相关方展示其公信力和透明度,特别是财务方面。 ● 确保组织根据其适用文件开展工作,且不触犯任何国家法律。 ● 确保组织具备所有相关政策,并且不断更新。听取报告以确保组织的资金和其它资源仅用于组织根据适用文件开展工作,并确保组织运营具有足够资源。 ● 确保理事会工作顺利,会议高效进行,且所有成员完全参与。 ● 将使命和战略变为现实。 ● 执行、坚持所有的组织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