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环境与环境污染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4 章环境与环境污染 4.1 环境与生态平衡 生产者: 主要指绿色植物,它们能够利用阳光,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太阳能通过生产者源源不断地输入生态系统,成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源,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消费者: 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生存。根据它们的食物,将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称为草食动物,而将以草食动物或小型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肉食动物。 (1)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叫一级消费者或初级消费者。 (2)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二级消费者或次级消费者。 (3)以小型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三级消费者。 分解者: 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之中,再供生产者使用。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它们,物质循环将会受阻,生态系统会受到破坏,生产者就不能长期生存下去。 非生命物质: 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矿物质等 。 4.2 自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循环 地球环境的演变 植物的演化 脊椎动物的演化 臭氧层破坏将给人类等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水俣病事件 1953年--1968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镇。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在生产氯乙稀和醋酸乙稀时,采取了低成本的汞催化剂工艺,排放到海湾中的废水含有重金属汞,然后汞经过生物化学反应转变成甲基汞,通过食物链富集在鱼虾和贝类体中,人或动物长期食用后就会中毒。 1950年,人们开始发现一些奇怪的猫,步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称之为“自杀猫”,“猫跳海”。1953年,该镇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病人,开始时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吴,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身体弯弓惨叫而死。人们将这种病称为“水俣病”。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甲基汞中毒 水俣事件 骨痛病事件 (富山事件) 1955年--1972年,发生在日本的富山市。日本三井金属公司排出的含镉废水流入神通川河,重金属“镉”逐渐在河流中积累。神通川河岸的老百姓人长期饮用含镉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重金属“镉”就富集在人体中,危害人体健康。 日本富山县的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痛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患者初发病时,腰、手、脚疼痛,以后疼通逐渐加剧,渐渐变成全身骨痛,行动困难,出现骨萎缩,骨弯曲,骨软化等症状,进而发生自然骨折。病人日夜卧床,不断喊痛,最后在疼痛中死运去,这就是世界著名的骨痛病。经患者尸体解剖,有的患者全身骨折达72处,身长也缩短了30厘米。在此事件中,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207人。 ??? 4.6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1、固体废物的概念 固体废物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等过程中被丢弃的暂时没有利用价值的固体或泥状物。 2、固体废物的分类: 工业废物 工业废物是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渣、粉尘、污泥等。 农业废物 主要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村居民生活排出的废弃物。 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商业垃圾和市镇维护管理中产生的垃圾。 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占用大量土地,并造成土壤污染。 污染水体。 污染大气。 影响环境卫生 。 这样周而复始,就形成了植物营养元素在水体中的物质循环,使它们可以长期存在于水体中。富营养化水体的上层处于溶解氧过饱和状态,下层处于缺氧状态,底层则处于厌氧状态,显然对鱼类生长不利,在藻类大量繁殖的季节,会造成大量鱼类的死亡。同时,大量藻类尸体沉积水体底部,会使水深逐渐变浅,年深月久,这些湖泊、水库等水体会演变成沼泽,引起水体生态系统的变化,如图4-6 所示。因此,水体的富营养化亦是水体遭受污染的一种很值得注意并应给予足够重视的严重现象。 太湖蓝藻污染由水体富营养化引进 4.5 食品污染 1.有机化合物 农药 2.食品添加剂 3.黄曲霉素 1.有机化合物 农药污染 在农田、果园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是造成粮食、蔬菜、果品化学性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些污染物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然后进入鱼虾体内。我国某地湖泊受到农药污染后,不少鱼的身体变形,烹调后药味浓重,被称为“药水鱼”。这些“药水鱼”曾造成数百人中毒。有些农民在马路上晾晒粮食,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