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及健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言
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空间以及各种因素、介质,从生活环境到宇宙环境。通常人们所关心的是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居住环境以及娱乐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近年来人们逐渐从环境、致病因素与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包括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因素,社会环境包括教育、社会学、经济、文化以及医疗保健等因素。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娱乐环境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的诸多因素相互关联,对人群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方面来研究各种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化学物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甲醛为例
在现今的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无一不被化学物所包围: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吃着合法或不合法色素染过的食品;有些动物性食品中可能含有药物和农药,还可能食入有害动、植物毒素等;走在街上,不可避免地吸入由于天然气燃烧或从家具、装修材料中溢出的化学物;吸烟过程可使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吸入多达几百种化学物混合的烟雾,其中包括致癌物;化妆品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因此本文以甲醛为例分析化合物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
(一)甲醛的污染来源
1、来自建筑材料、装饰物
装饰物主要是脲醛树脂制成的脲-甲醛泡沫树脂隔热材料(UFFI)。可制成预制板作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也可作填充材辩起隔热保暖作用。美国、荷兰、丹麦等国研究发现,使用UFFI的室内甲醛为3.35 mg/m3最高可达42 5 mg/m3。现代室内装饰装潢等建筑材料常用的地板革、塑粘面、胶合扳、合成纤维、粘合剂等释放出甲醛,新装修的宾馆、客房、家庭居室,由于使用上述装修材料,造成甲醛污染来源较多,房问密闭较严,通风换气小,致使甲醛在室内空气中蓄积.平均浓度的上限值(0.18 mg/m3)已超过欧洲建议值(0.13~0.16 mg/m3)的上限值,高于WHO卫生标准值(0.06 mg/m3)。
另外,新装修后的公共场所也存在着甲醛的潜在危害,据广西梧州市卫生防疫站最近调查显示,室内甲醛浓度均值最高为0.102mg/m3,最低为0.57mg/m3。室内明显高于室外,高于国内报道的新建室内甲醛平均浓度(O 024 mg/m3)。因此,认为室内甲醛除来源于建筑材料外,还来源于涂料、塑料板材、保暖隔音等装饰材料。
2、来自于工业用甲醛
主要用做生产树脂的原料,如脲醛树酯,三聚氢胺甲醛树酯,酚醛树醇等,这些树酯主要用作粘合剂,各种人造扳巾使用了大量的粘合剂,故富含甲醛。新式家具的制作,墙面、地面的装饰铺设,因而释放出甲醛是不可避免的。
3、来自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印刷油墨、纺织纤维以及医院和医学院内使用的消毒剂和防腐剂
其中尤以病理及解剖实验室常直接用福尔马林作防腐剂的甲醛对空气污染尤甚,据甘肃省兰州医学院调查显示,局解室及标本贮藏室空气中甲醛均比办公室、教室、标本制作室高,超标倍数达3.261。另外.甲醛虽对各种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但消毒速度慢,且消毒后的空间常留有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刺激眼睛和鼻粘膜等。
4、来自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霉
雨水中甲醛含量通常为0.110~0 174mg/L,峰值高达1.380mg/L。饮水中甲醛浓度通常为0.1 mg/L,人每天从饮水中摄入甲醛0.2 mg。
(二)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刺激作用
甲醛对人体的眼睛、嗅觉、呼吸道的刺激影响较为严重,吸收过量甲醛容易造成嗅功能减退、嗅敏感降低,此外,长期低浓度甲醛蒸气仍可损害作业工人的眼睛及上呼吸道粘膜。
2、毒性作用
长期慢性吸入甲醛浓度0.45 mg/m3,可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增加。中毒症状包括头疼、衰弱、焦虑、眩晕,神经系统功能降低。吸入高浓度(60~120 mg/m3)甲醛可导致肺炎,喉和肺水肿,支气管痉挛,喘息,泡沫痰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致死。
3、致癌作用
据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接触甲醛的癌症发病率(97.13/10万)显著高于没有接触甲醛的癌症发病率(33.46/10万),P0.01,相对危险度为2.90。
(三)甲醛污染的控制
1、增加通风提供足够的新风
不论是自然通风或是机械性通风,都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气体,可以通过改善通风而加以降低。对于有空调的居室,有报道认为当伴存充足的室外空气进入后,70%的循环空气对人群不会造成不良的健康影响。
2、针对污染源的方法
炊事时应安装排油烟机,居室内还可以设置各种空气过虑装置,尽量减少或禁止在居室内烟。开拓使用环保型安全无毒或低毒的建筑装潢材料,使用新型燃料,停止醇、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