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体育ppt课件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ppt

发布:2018-07-22约1.12万字共1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本章学习目标;第一节 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神经组织;-、神经元;-、神经元;(二)神经元生物电的产生 1、外向电流和电紧张 2、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 论述题: 何谓内向电流、外向电流、电紧张,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三)神经元信息的传导 1、神经冲动的产生 原理同动作电位的产生(局部反应→动作电位 ) 2、神经冲动的传导 无髓鞘神经纤维:局部电流(已兴奋区→临近 未兴奋区) 有髓鞘神经纤维:跳跃传导(在郎飞氏结之间进          行跳跃式传导)    ;3、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1)生理完整性: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 功能上必须都是完整的 (2)绝缘性:髓鞘的绝缘作用所致 (3)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 所产生的冲动可同时向两侧方向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在适宜的条件下,以50- 100HZ的电脉冲连续刺激12小时,神经 纤维仍能产生和传导冲动 ;二、突触及突触传递;在结构上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介于其间的突触间隙构成。 在功能上电突触主要是双向传递的兴奋性突触;化学突触则都是单向传递,并且有兴奋性的,又有抑制性的。电突触的传递是定型化的快速传递,化学突触的传递则具有可塑性和突触延搁。;(二)突触传递;;(二)突触传递;2、化学突触传递;突触传递的特点: ①空间总和:同时有冲动抵达多个突触前膜 ②时间总和:先后有一连串冲动抵达同一突触       前膜    ③突触延搁:冲动到达突触前膜约0.5~1.0ms后, 突触后神经元的去极化才开始,这段时间称为突触延搁。 (3)中枢化学突触与神经肌肉接点相比有何功能特点? ;;三、神经递质与受体;(二)受体;四、神经胶质细胞;五、神经营养因子;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 感觉概述;3、编码作用    动作电位 感受器   外界刺激能量   动作电位的特定排列组合→传入中枢 4、适应现象 当感受器长时间持续地接受某种刺激时,感觉神经冲动发放频率将逐渐下降,甚至消失,此现象为感受器的???应。 ; (三)感受器的分类 (四)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到引起感觉需要经过的三个组构水平:  (1)感受器水平  (2)感觉环路和神经通路  (3)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二、视觉;;视觉产生的过程:外界光线→折光系统→折射→视网膜上成像→感光细胞兴奋→视神经→丘脑→大脑皮层感觉区→引起意识活动→产生视觉。;(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1.眼折光系统及成像 简化眼:由于眼的折光系统是由多片凸透镜组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方便,将其复杂的折光系统简化 当平行光线(6m以外)进入简化眼,被一次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2.视觉的调节 正常眼看6m以外物体时,入眼光线近似平行,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看清远物。 当看6m以内的近物时,入眼光线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之后,视物模糊不清。 视调节:正常眼看近物时,眼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能随物体的移近而相应的改变,使物像仍落在视网膜上,看清近物。这一调节过程称为视调节。 包括:(1)晶状体的调节;(2)瞳孔调节 (3)眼球会聚;(1)晶状体的调节 晶状体是一个富有弹性的组织,形似双凸透境。 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向前后凸出,增加曲率,使物像落到视网膜上;(2)瞳孔调节 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可随光线强度而改变,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运动中,情绪过度紧张可出现瞳孔扩大,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作用的结果,对运动有不良的影响。;(3)眼球会聚 当双眼凝视一个向前移动的物体时,两眼球同时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眼球会聚。;(二)眼的感光功能 1.视网膜的感光细胞 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能在白昼的强光条件下能感受光刺激而引起视觉,能辨别颜色,看清物体表面的细节与轮廓,空间分辨能力强。 视杆细胞:能在夜晚昏暗条件下感受刺激而引起视觉,但无色觉,只能区别明暗。 ;两种感光细胞的功能比较;2.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反应: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含有感光色素,在光线作用下能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 视杆细胞内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在光的作用下,视紫红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感受器电位。此过程需要维生素A参与。 缺乏维生素A→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夜盲症。 ;视锥细胞上有对红、绿、蓝三种色光敏感的感光色素。不同波长的光线对三种感光物质的刺激程度不同,可引起不同的色觉。 ;(三)空间视觉及眼肌平衡 1.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眼对物体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