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_细胞的增殖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着丝点 中心体 细胞核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染色体(质)的复制 DNA的复制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间期(初) 分裂间期(末) 分裂间期 中心粒倍增,成为两组 分裂间期(末) 分裂期(前期) 前期 “膜仁消失显两体” ①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两消失); ②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染色质变成染色体(两出现); ③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一散乱)。 前期 中期 赤道板 “形数清晰赤道齐” ①染色体和纺锤体清晰可见; ②着丝点位于中央赤道板上; ③每条染色体着丝点两侧都有星射线相连。 分裂期(中期) 中期 后期 ①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②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平均分配,形成两组均等的染色体。 “点裂数加均两极” 分裂期(后期) 后期 ③纺锤体消失;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④细胞膜向内凹陷,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两消两现重开始” 分裂期(末期) 末期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间期:中心体复制 前期:纺锤体形成机制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分裂间期DNA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分裂期实现染色体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植物细胞 无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扩散形成细胞壁,细胞壁分割细胞(质) 动物细胞 有 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细胞膜从细胞中央内陷,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一些低等植物细胞,也存在着中心体,会出现星射线,因此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根据有丝分裂末期是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裂为二,还是细胞膜内陷使细胞质分割为二作为鉴别依据。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细胞器名称 细胞类型 时期 生理作用 核糖体 中心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间期(主要) 合成各种蛋白质 动物、低等 植物 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 植物 末期 形成细胞壁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提供能量 代谢过程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哪些?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不同的染色体上染色单体数,DNA数相同吗? 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三者的关系 (1)当有染色单体(前、中期)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2)当无染色单体(后、末期)时,染色体∶DNA=1∶1 1条染色体 1个DNA分子 0条染色单体 1条染色体 2个DNA分子 2条染色单体 1条染色体 2个DNA分子 2条染色单体 2条染色体 2个DNA分子 0条染色单体 间初 间末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时期 分裂 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特点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数 4→8 0→8 4 4 4 8 8 →4 8 8 8 8 8 0 0 8 →4 0 染色体变化规律 4N 2N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六、坐标图: 0 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间期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间期 0 核DNA含量变化规律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特征:(1)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2)结果: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2.特点 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有遗传 物质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细胞核先延长 核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 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蛙的红细胞 二、无丝分裂 1.过程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 细胞的有丝分裂 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 根尖的结构 根 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又叫根毛区。细胞不能分裂;细胞大、长;有大液泡;内部有运输作用的导管;外侧有突出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多数细胞已停止分裂;细胞大、长;有小液泡;能迅速伸长。 又叫生长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体积小,核较大,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根尖哪个部位的细胞适于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一、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五.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二、实验原理: (1)高等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