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浦东新区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
高三化学试卷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涂(第Ⅰ卷)或写(第Ⅱ卷)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帖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l5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24 Al-27 Cl-35.5 K-39 Ti-48 Mn-55 Fe-56 Cu-64
第I卷 (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在答题纸上)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下列现象与SO2排放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有关的表正确的是
A.Na2O2电子式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
4.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与蔗糖的熔化B.
C.碘和干冰的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的熔化
.关于酸、碱、盐、氧化物的元素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一定含有氢,盐一定不含氢B.碱、盐可能含氧,酸一定含氧
C.酸、碱、盐可能都不含金属元素D.氧化物是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在答题纸上)
6.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B.CH3CH2OH均可由乙烯经加成反应制得,都是烃的衍生物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lO、HNO3、浓H2SO4都具强氧化性,都是酸
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NA
B.数为NA
C.D.
8.
A.白磷比红磷稳定
B.红磷转变为白磷是吸热反应
C.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4P(s) + 5O2(g) → P4O10(s) + E3-E2
D.白磷燃烧是吸热反应
9.A. B.
C. D.
10.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所示装置除去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所示装置D.用图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11.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明有Cl2分子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明有Cl- 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明有HClO分子存在
12.A.O2 B.酸性KMnO4 C.银氨溶液 D.溴水
13.I和II中负极均能产生气泡
B.I和II中正极均能产生气泡
C.I和II中负极反应均是Fe – 2e → Fe2+
D.I和II中正极反应均是2H+ + 2e → H2
14.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 + Y(g) + N(s) Z(g) + M(g)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改变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D.体积15.将NaOH和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 B. C. D.
16.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D.丁溶液含有Mg2+
17.在100mL 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