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毫米波雷达在安防上的应用.pdf

发布:2020-08-08约2.5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毫米波雷达在安防上的应用 一、 安防系统划分 安防系统按照其作用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周界安防和区域安防。 周界安防主要作用于围界, 为‘线’式安防。而区域安防主要作用于一个平面,为‘面’式安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们对安全防护的等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希望通过一种技术实现围界安防和区域安防, 做到前期能提前预警, 后期又能形成持续有效的追踪。 这时毫米波雷达安防技术手段完美解 决了上述问题。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周界安防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视频监控; 红外对射、 激光对射;振动电缆、振动光纤、泄漏电缆;毫米波雷达。 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由摄像机、监视器、控制平台、录像 / 回放设备等组成。 视频监控系统通常不是作为实时监控手段, 而是事后调取录像, 追查线索 时使用。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警报。并且受天气(雨、雪、雾) 、光线(夜间)影响较大。 监控的范围会大大降低,并且很容易产生漏警。造成严重的安防防护隐患。 红外对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射线,再经过光学透镜做聚焦 处理, 使光线传至很远距离, 最后光线由接收端的光敏晶体管接收。 当有物体挡住发射端发 射的红外射线时, 由于接收端无法接收到红外线, 所以会发出警报。 红外对射安防系统缺陷 较大, 飞鸟、动物、 温度、 光线、 空气流动、 雾气、 雨雪等等环境因素以及安装方式、 角度、 位置等因素都很容易引发误报。 线缆型防护系统主要有震动电缆、 泄漏电缆、 振动光缆。 震动电缆和振动光缆都安装在 金属护栏上。而泄漏电缆通常需要埋入地下 1 米。 震动电缆主要缺点是在大风天气条件时,无法正常工作,会产生非常多的误警。 振动电缆对振动敏感,并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误报率高,维护成本高。 泄漏电缆则存在施工复杂,地面受潮积水后影响系统工作的问题。 二、毫米波雷达原理 毫米波雷达作用于安防是最近新兴的技术, 原理是电磁波由发射机通过雷达天线发射, 遇到障碍物反射,再由接收机接收。根据收发之间的时间差测得目标的位置数据。 在特大暴雨时,雷达性能会降低,减少其监测范围。 总而言之,上述防护系统各有优缺点,没有哪一套系统能够独立解决全部问题。 三、毫米波雷达优势 市场需求能够促进技术发展。为了弥补上述系统的不足,毫米波雷达逐渐走进安防领 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器件成本的下降,原本用于军事领域的毫米波雷达用于安防已不是 问题。 新型毫米波安防雷达采 FMCW 技术,实现了对监测区内空间无任何间断全程覆盖,具 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以及距离盲区小、无速度盲点、高距离分辨力、良好的抗干 扰性能等优点。与红外对射系统相比,安防雷达提供的是一个具有一定高度和厚度的连续 的毫米波雷达墙,没有钻越和跳越的可能。与线缆型系统相比,安防雷达不仅能对侵入目 标进行定位,而且可以获取监控场景内移动物体的速度、方向、距离、角度信息, 24 小时 无间隙监控。与具有同步变焦激光补光灯的高速球型摄像机配合,可以实现目标跟踪,不 仅可以立即定位入侵点位,而且能够获得很好的图像信息,便于安保人员做出快速响应, 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毫米波雷达的优势在于,单台雷达可以实现 360 °区域覆盖,任何具有一定表面积的 物体进入雷达防护区域,都能够被探测到,并可以自由划分防区,实现提前预警的目的。 目前毫米波雷达探测范围可达 3Km,用于油库、油田、码头等拥有较大场地的企业安防系 统,优势明显。 四、毫米波雷达的主要特点 : 五、应用方案举例 油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