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平时作业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哲学基础》平时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生无聊,世界不值得留恋,这种思想属于(悲观主义
2.哲学思想主要解答(世界是什么
3.哲学思想派别可以分为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我们主观精神以内的东西,这种观点属于( 主观唯心主义 )
5.实践是指( 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
7.事物的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转化为另一种质态的变化
8.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其加速或延缓作用
9.事物的假象是(歪曲的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 )
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
二、判断题
1.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对 )
2.意识中存在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对 )
3.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无任何合理的成份。( 错 )
4.原因和结果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对 )
5.新事物是指那些力量强大、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事物。(错 )
6.量变是事物发展的起点,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终点。( 错 )
7.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者,必是成功者。(错 )
8.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能上升为理性认识。(错 )
9.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对 )
10.认识正确与否可以用科学理论来检验。(错 )
三、分析题
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人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
答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因为人的水平、生活素质导致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才导致有不如意的事发生,马克思说世界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当代社会物理学说世界就是相互各种作用。世界是一个系统,人是系统中的一个元素 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这起到了调解个体间需求的作用 也造就了世界与社会的复杂性 首先个体的欲望是可能不合理的 那么必然不能如意 因为会影响世界与其他元素的平衡 次之 即使每个个体的欲望都是合理的 但是世界是变化的相互作用的调控作用往往赶不上各个体需求形式的变化 再次 假设世界是静态的 但是个体之间的需求差距很大 往往各种矛盾博弈论说 即使只有两个人 面对某些情况都不能达成最优秀的状态甚至都是无解的 何况千万人呢 所以即使世界是静态的 还是不存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平衡状态 就是说世界不能满足所有人 这也意味着每个人不能满足愿望 于是就产生了不如意的事。
《哲学基础》平时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生活困难是命中注定的,无法改变,主张消极忍受,这种思想属于(宿命论 )
2.哲学是( 世界观和方法论)
3.认为一切都是神的感觉、思想的活动,这种观点属于( 客观唯心主义)
4.认为一切物质变化只有位置和数量两种变化,这种观点属于(机械唯物论 )
5.“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
6.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7.必然性事物发展中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
8.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实践——认识 - ——实践 )
9.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感性认识是具体的)
10.干事业既要有乐观主义精神又要有艰苦奋斗,这符合(物发展事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二、判断题
1.错误的思想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错 )
2.意识中有什么就意味着客观世界中就有什么。( 错 )
3.“水往低处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对 )
4.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 对 )
5.“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体现了形而上学片面的观点。( 对 )
6.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对 )
7.感性认识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理性认识则一定正确。( 错 )
8.人的认识过程经历两次飞跃才算真正结束。( 错)
9.坚持实践的客观性,也就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 对 )
10.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对 )
三、分析题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
答 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是 1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运动3 物质第一性的原理4矛盾规律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练习当中 即事事有矛盾 事物的发展都自始自终的存在矛盾运动 即时时有矛盾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这个和运动是一样的问题 世界是物质的 矛盾的实质就是扬弃 即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扬自己。
《哲学基础》平时作业三
请认真分析以下两题,并形成文字,每题要求字数在500字以上
一、“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请运用相应的哲学思想分析卡尔·波普尔的哲学格言。(要求500字以上)
答 失败是成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