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学案及经典习题附答案(第一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本章重点 1.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和分离方法。 5.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操作。 6.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3.离子的检验及检验试剂的选择。 7.有关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数、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转化计算。 4.物质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8.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知识梳理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 :分离 不 溶性固体与液体。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如除去粗盐中的泥沙,KCl和MnO2等。
2. :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操作时注意:要不断 搅拌,以免液滴飞溅;当 大量晶体析出 时就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蒸发皿中溶液不超过 2/3 。如NaCl(H2O)
3.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溶解度不同,使被提纯物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包括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如提纯NaCl(KCl)和KCl(NaCl)。
4.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主要实验用品:冷凝管等。操作时注意: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的位置及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海水的淡化,蒸馏水的制取。
5.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萃取剂应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反应;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CCl4萃取溴水里的溴、碘水中的碘。
6.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主要实验用品:分液漏斗。操作时注意:小孔对凹槽保证漏斗内外大气压相通,下层液体由下口流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如分离CCl4和水。
7. 洗气:分离易溶气体与难溶气体。操作时注意:导管长进短出。如CO2(HCl)。
二.常见离子的检验
1. Cl- : AgNO3与稀硝酸溶液。生成白色的沉淀。
2. SO42-: 加过量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 CO32-: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 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且与BaCl2溶液反应无沉淀生成。
5. SO32-: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3),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6. Na+、K+ :焰色反应。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7. NH4+:NaOH溶液并加热。生成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8. Fe2+ :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或用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9. Fe3+ :KSCN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Fe(SCN)3);或能与 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
三.常见除杂示例
CO2(HCl): 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原理:NaHCO3+HCl=NaCl+H2O+CO2↑
SO2(HCl): 饱和NaHSO3溶液,洗气。原理:NaHSO3+HCl=NaCl+H2O+SO2↑
Cl2 (HCl): 饱和的食盐水,洗气。
CO2(SO2): 饱和NaHCO3,洗气。 原理:SO2+NaHCO3= CO2+NaHSO3
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过量CO2。原理:Na2CO3+CO2+H2O=2NaHCO3
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至衡重。原理:
NaCl晶体(NH4Cl):加热至衡重。原理:
FeCl3溶液(FeCl2): 通入Cl2 。原理:Cl2+2FeCl2=2FeCl3
FeCl2溶液(FeCl3): 加入过量铁粉, 过滤 。原理:Fe+2FeCl3=3FeCl2
Fe2O3(Al2O3): 加入过量NaOH溶液, 过滤 。 原理:Al2O3+2OH-=2AlO2-+H2O
Al2O3(Fe2O3):先加过量NaOH,过滤,再通过量CO2.
原理:Al2O3+2OH-=2AlO2-+H2O AlO2-+2H2O+CO2=Al(OH)3↓+HCO3- Al(OH)3
12. 粗盐的提纯:粗盐水溶液中有哪些杂质离子Ca2+ Mg2+ SO42- ,分别用哪些试剂除杂:
,注意加入的顺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