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区道路排水工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道路基层施工
招标要求道路不做沥青砼面层,只做25cm二灰砂砾基层和30mm级配碎石层。
根据本合同的地形、地貌以及施工环境条件、工程特点,合理的组织路基施工。遵循土方施工调配原则,采用综合机械作业方式。作业主要顺序:清理场地――路基施工、测量放样――路基施工排水作业――路基挖、填、运作业――平整碾压――路面基层25cm厚石灰土(含灰12%)――18cm厚C30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验收。
1、清理场地
清除填、挖区的各种障碍物及建筑垃圾。此项采用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为辅。清除的废物应随清、随运,均按业主指定的弃土场堆弃。不能长留施工区以免占据工作面及废弃物受雨的浸泡。
2、路基施工测量及放样
路基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资料、施工技术规范,了解设计意图,定出施测方案,得到现场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施测放样。在施工中对所有桩位及控制桩(网)要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利维护,指导正常施工。
3、路基挖、填、运施工
根据现场情况,对路基的施工采取分段作业的方法,采用综合机械作业,以主要机械作业运行为主,配置辅助机械协调。在各分段作业区(点)上,分别应用挖运、装运、推运,整平碾压等平行交叉流水作业的方法。施工前应建立临时防、排水系统。无论挖区或填区在施工中保持一定的利水坡度,杜绝凹凸与积水现象。
(1)、路基挖方
路基挖方按测定的标高控制施工。根据不同土质掌握好压缩预留量。开挖时处理好防、排水,并做到合理的调配及弃运。开挖时必须按横断面自上而下,依照设计边坡层进行,防止应开挖不当导致塌方。对于开挖,要有效地扩大工作面,分段进行,以利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因本段开挖深度不大,采用单层横挖法,工程具体作业中选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卸车,使它们相互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施工的效率。
(2)、路基填方
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对用粘性土等透水性不良的填料,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分层填筑压实。路基设计高程0~800mm范围换填透水性较好,土质相对稳定,承载力较佳的填料。挖方超过800mm的区段,不作换填处理。填筑深度超过1.2m的填区,尽量利用本线路的弃方,以利成本的控制。填筑方式采用水平方式分层填筑,监测含水量,控制虚铺厚度,做到均匀压料。填筑过程中要做好交接处的斜面,以防不均匀变形及保证来自上层透水性强的填土水分及时排出,不宜被透水性差的土层封闭,以保证水分蒸发和排出。对于填方宽度应稍宽于设计路基宽度,以充分保证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3)、软弱路基处理
如遇有弱-中性膨胀土,在道路基路槽下800mm范围内换填非膨胀土,挖方超过800mm的区段不换填。
在本工程范围内的沟、塘、渠应尽力加以处理,清除不利土质,根据土质软弱状况,采取具体的加强措施。
(4)、检底平整,边坡清削
路基填筑完毕后,进行路基修整,测量检查路床的中心和标高以及路基宽度、边坡坡度和排水系统。路基边坡修整、清削后,应达到质量检验标准。
4、灰土基层(25cm)
在路面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其下部的土基层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并对所备材料,按其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各项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采用场外集中拌和灰土,并采用机械运至道槽。用推土机推铺,人工找平。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用12t~15t压路机从两侧向槽中进行碾压,后轮重叠一半,碾压过程中及时捡平。其工艺流程见框图如下:
5.4.6、砼道路面层
(1)施工准备工作
a、根据施工进度的要求,在施工前做好各种原材料性能指标的检验和混合料配合比检验调整(包括工作性的检验与调整以及砼强度的检验)、基层的检验与修整。
b、测量放样:测量放样是砼路面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路中心线及路边线。在路中心线上每20m设一个中心桩,同时放出胀、缩缝、曲线起终点和纵坡转折点等的桩号位置,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对边桩。主要中心桩应分别固定在路边稳固位置,测设临时水准点于路线两侧或另设临时水准桩,每隔100m左
右设置一个,不宜过长,以便于施工时就近对路面进行标高复核。
c、试验路段:面层正式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进行试验路的铺筑。通过试验路段检验砼拌和料的稳定性,检验所采用的机械和人员配置是否满足备料、拌和、运输、摊铺、振捣、整平和养护等一系列施工工艺的质量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在取得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即作为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
(2)砼的摊铺与振捣
本工程采用商品砼。
a、模板安装:模板采用槽钢制作的定型钢模。钢模板高程是否精确,安模是否平直将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故必须严格控制。板接头采用螺栓连接,并保证加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