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王春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王春香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王春香”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
相关资料一 : 微机原理及应用王春香
微机原理及应用
The Principle amp;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
教材及参考书
? 教材
– 李继灿主编,新编16/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 应用(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 参考书
– 周明德编著,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4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 戴明萼编著,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课程安排
? 共*学分,40学时 ? 上课时间:周二、周四晚 ? 上课地点:4202
章节目录
? ? ? ? 第一章 微机系统导论 第二章 微机运算基础 第三章 8086/8088微处理器及其系统 第四章 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微机系统导论
? 主要内容
1.1 微机系统组成 1.2 微机硬件系统结构 1.3 微处理器组成 1.4 存储器概述 1.5 微机工作过程 1.6 微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一章 微机系统导论
? 学习要求
? 理解微机硬、软件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之 间的关系 ? 理解微机硬件系统各组成部分功能与作用, 掌握各种信息的不同流向 ? 理解CPU对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及其区别 ? 着重理解和熟练掌握程序执行的过程 ? 着重掌握微处理器的几个基本指标
前言
? 第一台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 电机学院诞生,取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该计算机共用18000多个电子管、6000余个开关、7000个电阻、 10000个电容器和50万条连线,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耗 电140千瓦,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 尽管该计算机有诸多不足,如存储器容量小,体积大、耗电多、 可靠性差、使用不便等,但当时人们对它的速度还是相当满意, 它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前言
? 第一台计算机
前言
? 计算机发展经历4代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特点使用电子管,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 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问世,晶体管代替电子 管,并增加了浮点运算; 1964年4月IBM360系统问世,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 算机的著名代表; 70年以后,出现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目前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前言
? 计算机发展经历4代(续)
80年代开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目标是打破以往计算机固有的体 系结构,使计算机具有像人一样的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向智 能化发展,称为“智能计算机”。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使计算机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 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巨型机的研制、开发和利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学 水平;
微型机的研制、开发和利用,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普及的程度
。
前言
? 微处理器发展经历6代
第1代微处理器:1972年研制的8位微处理器Intel8008,主要采 用工艺简单、速度较低的P沟道MOS电路;
第2代微处理器:1973年研制的,主要采用速度较快的N沟道 MOS技术的8位微处理器。代表产品有Intel的Intel 8085、 Motorola的M6800、Zilog的Z80等; 第3代微处理器:1978年研制的,主要采用H-MOS新工艺的16位 微处理器。其典型产品是Intel 的Intel 8086;
前言
? 微处理器发展经历6代
第4代微处理器:1985年起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32位微处理 器、典型产品有Intel 的Intel 80386、 Zilog的Z8000、惠普公式 的HP-32等;
第5代微处理器:1993年Intel公司推出第五代32位微处理器芯片 Pentium,外部数据总线为64位,工作频率为66-200MHZ;
第6代微处理器:1998年Intel公司推出PentiumII、Celeron,后 来又推出Pentium III.第六代都是更先进的32位高档微处理器,工 作频率为300-860MHZ,主要用于高档微机或服务器。
1.1微机系统组成
1.1.1基本定义1
微处理器(uP,MP-microprocessor):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 成电路组成的,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功能的中央处理器,也称为 微处理机。
大、中、小型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微处理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