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农村金融发展调研报告2.0.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PAGE
陕西省户县县域金融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县域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县域金融的改革与扶持力度,使县域金融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这种改善到底达到了何种程度?还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是否尚存在改革盲点?尤其是西部落后省份的县域金融发展现状到底如何?为此,选取了陕西省户县,先后走访了户县各主要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试图对上述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
本报告首先介绍了户县经济、金融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当前现实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户县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重点分析了2008年金融运行情况、近期户县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进展和创新实践,总结归纳了农村金融发展实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报告在最后以户县县情为基础,借鉴各地农村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促进户县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几点建议。
一、户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一)2008年户县经济总体运行稳定,但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
2008年,户县经济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4.97亿元,同比增长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亿元,同比增长2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2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11495元和4515元,同比增长15.9%和17.8%。
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户县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下,CPI 6月份以后加速回落,11月份已回落到1.6%,通货膨胀的压力得到迅速释放。作为户县经济增长动力的第二产业扩张势头减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月份同比增长15.8%,分别比1—9月份和上半年回落2.7和16.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在9—11月份的投资增速分别为41.1%、39.9%和34.3%,呈回落态势。另外房地产市场也呈现低迷,2008年商品房开发面积同比下降7.5%,出现了负增长。
(二)户县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发展,金融机构信贷扶持力度加强
户县毗邻古都西安,总人口5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1万人,占总人口的85%。2007年,户县地区生产总值68.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1:63.6:22.3。因此,虽然户县农业人口众多,但并非一个农业大县,而是一个工业为特色的县域经济。
图1 2007年户县三次产业占比结构
在农业方面,户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年粮食总产稳定在35万吨以上,2008年粮食再次丰收,总产达35.63万吨,增长1.5%。近年来,户县农业更是依靠自身的优势特点,坚持走一条产业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
以西瓜、葡萄为代表的优质设施果品和以韭菜、大葱、辣椒为代表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8万亩。已建成百头奶牛小区8个,奶牛存栏达到6000头,千头养猪场7个、万只养禽厂5个,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80个,成为陕西省瘦肉型猪和肉牛的主要基地。形成以国维淀粉、秦龙种业为代表的3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仝兴西瓜”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户县也被授予“户太葡萄之乡”称号。
随着发展规模的壮大,农户的自有资金常常跟不上产业发展规模的速度,发展资金的短缺问题严重。金融机构必须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发展资金问题,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对此,各乡镇农信社同样进行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业务,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壮大。以祖庵为例,该镇辖73个行政村,共14930户农户,企业相对较少,但种、养殖业等设施农业近年来发展较快。该镇的西瓜、杏等特色农产品享誉省内外,仝兴西瓜被评为“中华名果”。这其中,祖庵镇农信社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竭尽全力帮助农户谋发展。在发放贷款前,该社总是积极和农户及其所在村委会沟通交流,并进行实地考察,一方面调查贷款申请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宣传贷款政策和程序。如此既避免了贷款的盲目投放,防范了风险,又避免了贷款农户走弯路。同时该社高度重视农户经济档案的评定工作,将农户评级授信作为防控风险,提高贷款效率的重要途径。2007年,完成了本地区农户资料建立和评级授信工作。评定优秀2297户、较好6452户、一般6181户。针对不同的信用级别,给予了不同的授信额度。对该社发放小额贷款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资料。在贷款担保方式上,灵活处理,尝试了协会+农户的担保形式,并获得了初步的成功。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力的支持了本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壮大。
(三)户县工业发展中求转型,中小企业融资渡危机
众所周知,第一产业农业解决的是吃饭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