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届高中物理 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过程一 新人教版选修3-1_图文.doc

发布:2017-01-09约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届高中物理 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过程一 新人教版选修3-1_图文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2015届高中物理 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过程一 新人教版选修3-1_图文”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简单的纯电阻电路,无论表面上看多复杂,最终都可以简化为电阻串、并联或两者混联的方式。所以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是识别和简化电路的基本出发点。简化电路的主要根据是: (1)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从电势上看,沿电流方向每经过一个电阻电势要降低。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从电势上看,各支路两端电势分别相等。 (3)导线理想化,认为是“有电流、无电阻”,所以导线上各点是等势点。 下面举例具体说明应用的步骤和方法。 例 如图2-4-10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压U=10V,电阻R1=5Ω,R3=R410Ω,R2=10Ω,电流表的内阻忽略不计。求电流表的示数。 分析:首先,找出电流的分叉点—节点,并标上字母。找到电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电路中没有标电源的正、负时,可假设一端的电势高)如图2-4-10中可假设左端为电源的正极。显然,A点电势最高,D点电势最低,将A、D两点画在两边,在其间画电阻。其次,分析各点电势,找等势点。因为电流表的内阻忽略不计,可看作导线,它两端的电势相等,即B点和D点等势,所以B、D可合为一点。第三,按照电势的高低,把电阻接在其间,先画从A到D的电阻R2,再画其他的电阻。简化后的电路如图2-4-11所示。从图中容易计算出电路中的总电流是2A,电流表测的是流过R2和R3的电流之和,流过R2的电流是1A,流过R3的电流是0.5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是1.5A。 2.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和分压 (1)限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图2-4-12所示为一限流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用来控制电路中 的电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可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从而控制图 2-4-12 负载中的电流大小,图中滑动触头P滑至B端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是滑动 变阻器的最大值,此时电流最小,因此,在闭合电键S之前,应使P移至B端。 采用限流式电路,负载电阻R的电流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