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景中: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课件 教科版.ppt

发布:2016-11-25约4.08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问题引入: 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加快、减慢或改变运动的方向。下面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物体将会怎样呢? 力与运动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理想斜面实验 讨论与思考: 现实生活中小球会做怎样的运动?其原因是什么? 因为摩擦力的存在,小球不会上升到原高度;水平运动时它也会停下来 。 结论: 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就将以这一速度匀速直线地运动下去。 3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就越慢,运动的时间就越长。 笛卡儿是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 1596年3月31日生于图伦一个贵族家庭, 1650年2月11日卒于斯德哥尔摩。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 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在 伦敦病逝。 3.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1)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指出了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决惯性问题的一般思路: 1、先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 2、明确研究对象原来处于怎样的状态 3、说明相关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物体由于惯性而导致的结果。 例题1: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时才有惯性 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运动速度大时惯性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解析: 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都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此A、B、C选项均错误.正确选项为D. 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应掌握“一切”的含义是指:不论物体的种类、质量大小、是否受力、是否运动、做何种运动都毫不例外地具有惯性. 例3: 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 A.手的后方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5、请你用惯性的知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当你奔跑时碰到石块,必然是向前跌倒;而如果你脚踏西瓜皮,必然是向后倒? 答:奔跑时碰到石块,人的下半身就停了下来,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跌倒。 如果你脚踏西瓜皮,脚有一个向前运动的速度,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倒。 惯性现象的应用与防止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行驶中的汽车或火车,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而且汽车或火车的速度越快,刹车后向前运动的距离越长.因此,有些同学认为:物体的惯性与它的速度有关,汽车或火车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也就越大.这种看法对不对?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维持物体运动的是惯性 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D、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例题2:人走路时,被石头绊倒向前倒,这是为什么? 1.人走路时,人的身体是向前运动的, 2.脚碰到石头时在力的作用下停止了运动, 3.但人的身体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4.所以会向前摔倒。   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的自转,一昼夜就能周游世界,请你评价一下,这个设想可行吗? 分析: 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大气)都随着地球一起在自转.气球升空后,由于惯性,它仍保持原来的自转速度.当忽略其他与地球有相对运动(如风)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时,升空的气球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不可能使它相对地球绕行一周的. 解答  这个设想不符合物理原理,不可行. C 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C 2、下列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的(  )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 C、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的水滴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尽力助跑 ACD 3、高空中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每隔相同的时间投下一颗炸弹,不计空气阻力,那么这些炸弹的运动轨迹是:( ) A、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一条抛物线 B、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一条竖直线 C、在空中的排列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