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3-15约3.8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田园风光的美好。

-认识篱、疏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7个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意,提高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儿童天真活泼的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含义,感受诗歌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感悟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好。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出诗歌所展现的画面。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古诗的背景知识、字词含义、诗句意思等,让学生对古诗有初步的了解。

2.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情境,如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乡村田园风光总是能给人带来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大家有没有去过乡村呢?乡村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的一个乡村,去感受那里独特的风光和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宿新市徐公店。齐读课题,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宿是住宿的意思,新市是地名,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7分钟)

1.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这首古诗,注意字音的准确和节奏的把握。(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指名读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读音是否正确,节奏是否恰当。

4.全班齐读

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读得通顺、流利。

(三)学习生字(8分钟)

1.出示生字

篱、疏、蜻、蜓、蝶、宿

2.认读生字

-指名认读,正音。重点强调疏蜓等字的读音。

-开火车读、小组读,巩固生字读音。

3.分析字形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说说自己的发现。

-例如:篱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表示与竹子有关,下面是离,可以结合生活中篱笆的样子帮助学生记忆。

-疏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疋,右边是流的右边部分,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的穿插。

4.指导书写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

-宿:上面宝盖头写得稍宽一些,下面的百字横画较多,要注意长短变化。

-徐:左边双人旁的两个撇画要注意长短和角度,右边余字的撇捺要舒展。

-学生书空,跟随老师一起写。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每个生字写3-5遍,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四)理解诗意(15分钟)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

2.全班交流

-第一句:篱落疏疏一径深

-小组代表汇报:篱落就是篱笆,疏疏表示稀疏,一径深指一条小路很长。

-教师补充讲解: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幽深小路的画面。

-第二句:树头新绿未成阴

-学生汇报:树头是树枝头上,新绿刚刚长出的绿色树叶,未成阴还没有形成树荫。

-教师引导想象:春天到了,树上的叶子刚刚抽出嫩绿的新芽,还没有长得很茂密,所以还不能为人们遮挡阳光。

-第三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小组代表发言:儿童指小孩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