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Windows的消息处理与多线程编程2.doc

发布:2017-08-09约3.6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indows的消息处理与多线程编程 MFC篇 1 Windows消息处理 1 单位线程是如何处理消息的 1 放弃控制 2 计时器 2 多线程编程 3 编写工作者线程函数并启动线程 3 主线程如何与工作线程使用全局变量通讯 3 工作者线程与主线程通讯发送消息进行联络 4 使用事件进行线程同步 4 临界段 5 用户接口线程 5 Win32 SDK篇 5 事件的使用方法 5 线程的创建方法 5 临界区的使用方法 6 MFC篇 Windows消息处理 单位线程是如何处理消息的 Windows的消息处理机制是用如下代码进行消息处理的: MSG message; While(::GetMessage(message,NULL,0,0)){ ::TranslateMessage(message); ::DispatchMessage(message); } 当消息到达时,由TranslateMessage进行必要的转换,例如:将WM_KEYDOWN消息转换为包含有ASCII字符的WM_CHAR消息,然后由DispatchMessage进行发送,当处理完成后,DispatchMessage返回. 放弃控制 如果在等待方式下,DispatchMessage必须等待处理完成后才能返回,在此之前将不能处理任何消息,而下面的代码可以做到即使没有消息到达程序的情况下也立即返回 MSG message; While(::PeekMessage(message,NULL,0,0,PM_REMOVE)){ ::TranslateMessage(message); ::DispatchMessage(message); } 计时器 计时器是不依赖CPU的时钟速度的. 注意的是因为Windows并不是实时的操作系统,所以,如果你指定的周期小于100毫秒的话,计时器事件之间的周期可能不精确. 有了计时器,有时可以替代多线程情况, 例如下面的代码就允许在循环内仍然接收处理消息. 这是一个进度条, 在OnTimer里面改动进度条的显示, 同时可以自定义CANCEL消息, 在OnCancel中将程序终止. Void CDlg::OnStart() { MSG message; SetTimer(0,100,NULL); GetDlgItem(IDC_START)-EnableWindow(FALSE); // 使按钮无效 Volatile int nTemp; //使变更不保存在寄存器中, 因为变量如果保存在寄存器中, 在线程的切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值的错误. For (m_nCount=0;m_nCountnMaxCount;m_nCount++){ For (nTemp=0;nTemp10000;nTemp++){ ……… } if (::PeekMessage(message,NULL,0,0,PM_REMOVE)){ ::TranslateMessage(message); ::DispatchMessage(message); } } CDlg::OnOK(); // 线程结束后关闭对话框 } 多线程编程 进程是拥有自己的内存,文件句柄和其他系统资源的运行程序, 单个进程可以包含独立的执行,叫线程. Windows提供了两种线程, 工作者(worker)线程和用户界面线程, 用户界面线程通常有窗口,且具有自己的消息循环.工作者线程没有窗口,因此它不需要处理消息. 编写工作者线程函数并启动线程 线程体一般是如何形式: UINT ThreadProc(LPVOID pParam) { return 0; } 启动线程使用: CwinThread* pThread = AfxBeginThread(ThreadProc,GetSafeHwnd(),THREAD_PRIORITY_NORMAL); 主线程如何与工作线程使用全局变量通讯 全局变量通讯是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例如下面的代码: UINT ThreadProc(LPVOID pParam) { g_nCount = 0; while(g_nCount100) ::InterlockedIncrement((long*)g_nCount); return 0; } InterLockIncrement函数在变量加1期间阻塞其他线程访问该变量. 如果不使用此函数而直接使用:g_nCount++的话, 可能会出现错误. 工作者线程与主线程通讯发送消息进行联络 下面的代码: 当线程完成后发送给父进程消息 UINT ThreadProc(LPVOID pParam) { ……… ::PostMessage((HWND)pPara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